人间失格看完会抑郁吗
1、真抑郁和假抑郁的区别
(1)、太宰治:我觉得我的人生是充满羞耻的。我一出生就是个见不得人的人。连死都不配、恬不知耻的蠢笨怪物,……我从小就是一个不配为人的孩子。
(2)、《人间失格》是一部滴血的灵魂自白。《人间失格》读后感8书中虽是由故事构成,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在读一个人的自白。的确,这也几乎是太宰治的自述了。以主人公叶藏的身份去展开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人觉得这是一本很阴暗,读完会让人难受的书。我却不以为然,书中所记录的个人内心纠结和想法,其实是世间很大一部分人也曾经有过的想法。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读这本书,而是放在自身的角度出发,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
(3)、《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三张照片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嗜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4)、 本书的主人翁,出生于政治世家,家中有佣人伺候,家境良好,按理应该是成为国家精英,再不济也应该成为一个挥金如土的纨绔。但主人翁没有,他最后选择成为了一个小丑,“搞笑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对人类极度恐惧,且无法对人类死心,于是借助搞笑,与人类保持了一丝联系”,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诠释。
(5)、据对周围的观察,以及个人的经验,人们会轻易滑向不可控的状态。一般的不可控,表现为不可遏制地花钱买买买,做事拖拉,酗酒,暴饮暴食等;极端的,在租房里三月不出门,过着与垃圾相伴,整天吃吃睡睡的腐生活。
(6)、它当然是可读的的书,而且它既不是要引导人性走向扭曲,也不是弘扬个性。我觉得爱看书的人都应该清楚,并不是书中人所做的事就是作者所提倡的,书中人的观点也未必是作者觉得正确的。
(7)、“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上的一句话,其实我是不陌生的,毕竟在书评中也见过不少,但那时候总觉得它只是一句经典语录,仅此而已。但是,随着我慢慢的看这本书,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渐渐的似乎能够明白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一些情感:渴望幸福,而又害怕幸福;渴望得到幸福,害怕失去曾经拥有过的幸福。比起,从未得到,得到再失去似乎更令人难以接受。
(8)、在《人间失格》中,主人公叶藏是一个不懂世故的人,他不懂得女性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他也不知道要如何与朋友相处,他的讨好型人格让他在生活中过得异常吃力,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9)、这是一部残酷而美丽,永恒而至上的青春文学。它确实让人感受至深,直逼灵魂,令人无法逃脱。
(10)、最近感觉视频真的好难做啊,特别是旅游领域,更不好做。当然也许只是自己不懂得平台的规则吧,好多东西都只是靠自己慢慢的去摸索。
(11)、他的文字就是把这个世界上最黑暗最残忍的真相剖开给我们看,看完之后是解决问题坚强的活下去,还是消极被动的自尽,就是各人自己的事情了。
(12)、既然你开心的时候可以大笑,那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大哭?
(13)、举个例子:大部分情侣都默认“常对恋人说温馨甜蜜的夸奖之词会使关系更稳固”,但抑郁症患者不一定,他们对此的认知是混乱的,行为也会比较混乱。
(14)、无一例外的,叶臧有抑郁症。无一例外的,有时他的善良与不作为,反而伤害了所有人。
(15)、我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概率很少。就像有的人住在高楼,有的人在深沟,有的人光芒万丈,而有的人只能锈迹斑斑。
(16)、其实说真的,这本书,断断续续读,懵懵懂懂中窥视太宰治描述的那个失去“人”的资格的这个世界,我感觉自己始终并没有真正走进那个世界。或许如果真正走进去了,如果出不来,应该会很痛苦吧!真正领悟了,才能向死而生。
(17)、匆匆写就,疏漏甚多,见谅。《人间失格》读后感5“我这一生,尽是无耻之事。”日本三大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巨作《人间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如是写到。
(18)、可退出主旋律的阅读圈子,读读太宰治的作品,我们才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世界上堂而皇之地存在着一种让正能量瑟瑟发抖的无赖艺术——它告诉我们世间本就残酷,痛苦消极并非原罪,因为上帝在给我们微笑的同时一并还赐予了泪水。
(19)、你的好意有时候本质是懦弱,你恐惧,你和叶藏一样恐惧着害怕着。
(20)、太宰治:隔一阵子就会有,很强烈的话平均两三年一次吧,会很执着地实施这些自杀计划。
2、人间失格看完后要得抑郁症
(1)、出身官僚家庭的叶藏,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大学学业,修习绘画技艺,凭借父亲的权利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即使战后日本政府重组或倒台,也能依靠家族的积累安度终身,然而天赋异禀的他,精神世界早已成为天使与恶魔的战场,在业火的燃烧中崩溃坍塌。他内心的焦灼斗争是对人性、对人与客体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这种矛盾冲突不但是书中故事情节的焦点,也是作者以及每名读者寥寥一生都困惑挣扎的焦点。
(2)、又或许因此,他总是站在世界之外观察着周遭的种种,“没有人在遭受别人责难与训斥时,还能愉快起来,但我却从人们生气的怒容中看到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都将这些本性隐藏着,可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像那些在草原上温文尔雅的牛,忽然甩动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他的感知,就如同神明,又或许他就是神明,如果真的有神不小心掉入人间,一定不会像任何宗教里所描述的救世主那样圣洁、坚强、慈悲,而是像他这般这样阴暗、扭曲、脆弱,又在自己的领域里固执执着。《人间失格》读后感8故事是由三张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叶藏”幼年,青年,壮年的人生痕迹。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3)、但这样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却还是要写《人间失格》还是要一次次的自杀。我想可能还是跟他的童年有关,一个渴望得到父亲的爱而变成讨好型人格的小孩,基本上是不太有可能去表达真实的自我的。说点真实的案例啊,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都很敏感切敏锐,总是把别人的感觉看得很重,为了讨好别人,总是会选择压制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无法表达真实的自己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而太宰治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就算中原中也对他相当不客气,他还是能给他钱花。个人觉得(还是有心理学研究做基础的啊),太宰治一直有自杀的念头跟他长期无法表达真我,一直在扮演别人喜欢的角色有关,长期这样的折磨,他始终无法确定真实的自我到底是怎么样的。
(4)、总之,《人间失格》也许如有些人说的,是个没有“正面形象”的主角,“堕落压抑”,“自作自受”,但这并不妨碍它把大庭叶藏的一生描摹的活灵活现,剖析人性中的某些现实,乃至诱发读者进行比对和思考,尽管我觉得太宰治只是在单纯描写,没有这么崇高的意图,更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作品——甚至我觉得,能诱发上述争论,都能足够证明,它是一部担得起高评价的好作品了。
(5)、最后,他被“亲人”送往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6)、弱小敏感的我,也被所有人喜爱,尽管,他们永远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尽管他们永远不会理解我,可只要有一点点的对我好,陪伴我,我就知道,他们爱着我,
(7)、叶藏小的时候,父亲作为政d的议员,邀请名流来镇上演讲。一些人听过了他的开场白之后,觉得很生涩、很无趣,但是他们却还是会在散会后,向父亲夸赞会议有趣。
(8)、我之所以感叹是因为,原来世界上,会有人跟我想法如此之像,即便是书中,原来大家在每个角落里都在挣扎的生存着,我没看过这段话,但是却感觉这段话是我内心的自白。但没关系,每个人都会有低谷的时期,过了那道坎就会过去的,看完书,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没这么糟糕了,比我辛苦的人也多了去了,所以要加油努力生活。《人间失格》读后感9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感受颇深,似懂非懂。
(9)、②自杀意图:希望通过自杀致死的期望和决心。
(10)、原因可能就是《人间失格》书成当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尽。这部遗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认为是作家一生遭遇与心路历程的映射。
(11)、从对周围人的失望和恐惧,到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再到选择自戕。这其实是需要一段过程的。而如果我们在发病的这段过程中,能够让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那抑郁症的患者,也不会走向死亡。
(12)、无奈与无助的孤独感,不停刺激着自己的精神压力,仿佛黑暗就在身边,等待着吞噬自己。好像自己就是个碌碌无为的人,偏偏只长了一张女人偏爱的长相。
(13)、而太宰治先生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则是在他的经典之作《人间失格》中。《人间失格》描写了主角大庭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的否定的过程,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透过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说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表达出来,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14)、凭借着这份爱,我就能努力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15)、我们都在勇敢地生活着,或许你也有属于自己兵荒马乱的时刻,但别轻言放弃,因为终有一天你的心酸和苦难,会成为自己最坚硬、最强大的一部分。
(16)、太宰治:我感到活着,继续活下去,这是非常丑陋,充满血腥而龌龊的事。
(17)、《人间失格》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
(18)、或许并不。就个人而言,太宰治的文字,是博库君所见过的,对文明社会最大的抨击与嘲讽。
(19)、电影版的《人间失格》我是很早就看过的,依稀记得是大只记得画面阴郁,似乎讲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沦落生活,伪装,不羁,放荡,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写,仅仅如此而已。
(20)、匆匆写就,疏漏甚多,见谅。《人间失格》读后感2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从小没有作为人而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欲望——吃饭的欲望,对他来说吃饭是一种痛苦。
3、人间失格为何不能随便读
(1)、其实又何尝不是多人爱着他,家人是有亲情在的,他做了那么多事家人并没有责备他,寄的金钱尽管杯水车薪,可依旧存在,
(2)、至于这本书为何评价高,可能是因为这是他死前最后一本书,可能是书商出于炒作的目的吧;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里表达了很多太宰治的真实想法吧,早些年,他的文章都是很积极向上的那种,当然只是纯粹为了赚钱。《人间失格》相对阴暗很多,但也为研究他自杀的真实原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描写了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等阶段,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4)、或许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抱着这本书在深夜里哭泣,一次又一次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你们可能会对此嘲笑、讽刺、讥讽,甚至很讨厌这样的人。但是,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曾跌落尘埃里,你们又怎么会了解那种被世界击倒在地的绝望。
(5)、不过一个下午便看完了整本书,大概不同阶级的人看这本书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阿叶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挥霍享乐之后带来的精神上的虚无。而我们,大多是平凡众生,为生活焦虑,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义。
(6)、太宰治:不怎么好,记得小时候由于觉得自己的幸福观念和世间所有人的幸福观念完全不同而感到不安,为此夜夜辗转反侧、呻吟,甚至有点发狂。后来还得了失眠症。
(7)、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用斧头砍伤妻子后自缢于树下
(8)、太宰治:首先,我都怀疑世上的人是否真的拥有“爱”这样的能力,反正我是没有的。
(9)、我与书中的阿叶没什么两样,都是自怜自哀的扮演着活着的样子,为了与大众一样,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独特,小心翼翼又敏感的存在,我也同样对此感到悲哀,
(10)、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满耻辱。《人间失格》的第一句,便是太宰治的亲身感悟。在《二十世纪旗手》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生而为人,却对人类的满腹恐惧,对人类的最后求爱,便是在生活中饰演的丑角,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把自己一步步彻底打磨成搞笑的畸人。
(11)、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堀木对叶藏的数落以及叶藏的内心独白。“再这样下去,世人是不会原谅你的。”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世人是不会原谅你的。”我看不是世人,是你不会原谅我吧。“总有一天世人会葬送你。”不是世人,是你才对吧?
(12)、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拒绝的稿子,收到了后台不少读者的来信,其中有一个留言我印象深刻。
(13)、《人间失格》,书名的简单释义就是“丧失为人的资格”,是作者太宰治带有自传性质的一本小说。书中以叶藏为主人翁进行叙述,主角叶藏生性怯懦敏感,对人类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生活的无聊、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他体验到欺瞒、伤害、虚假、讨好、愤怒等各种不配为人的罪恶。作者颓废、郁闷,行走在社会边缘,痛感自己成为了人世间的“异类”,发出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样的感叹。1948年6月13日,作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4)、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把控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努力去适应或解决压力源,并作出合理的抉择,真的非常重要。因为抑郁症很可怕,稍有不慎,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它。
(15)、这本书是太宰治的中篇小说,单是从名字就已经很让人感到丧和好奇了,因为从字面理解来说,他的书名又可以被看做是丧失做人的资格。
(16)、总之控制住了压力,也就等于控制住了我们错误的情绪。
(17)、《人间失格》目前在市场上有多个版本,我看的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在2017年新出的版本,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同时收录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自传体小说《背德者》。《人间失格》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病态的灵魂,叶藏最终自我毁灭。《背德者》是拥有病态的身体,雄健的灵魂,米歇尔在妻子过世后,他的生活犹如重生一般的喜悦。很明显,编辑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目的让读者对两者的比较后明白:比起病态的肉身,健康的灵魂才是生存的价值。
(18)、每一次阅读的感受都不一样,这就是好书的魅力吧。
(19)、生死本就是困局,没有人能逃得过的,谁不是一边昂首沐浴阳光,一边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人间失格》读后感6“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
(20)、太宰治:不能。我觉得社会上所有人的说话方式,都拐弯抹角,令人含糊不清,很复杂。对他人总是感觉恐怖、战栗不安。我尽量避免介入人与人的纠纷,常常把自己扮演成为轻薄的、讨好的搞笑者。我也没有拒绝他人的能力,认为拒绝他人的话,对方和自己的心中就会出现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我和任何人都不想来往。
4、人间失格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我自己有那么消极的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这才是读书尤为重要的。
(2)、针对太宰治的情况而言,他的自杀风险是相当高的,自杀意念、自杀意图、自杀计划、自杀行为都具备,而且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坚定而持久,并付出了实际行动,最终达成了目的。他没有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可能也不想寻求,因为他认为他的自杀不是怯懦的、逃避的,而是认为死亡是探寻生命的意义的最终归宿,他的价值观和理念认为自杀是摆脱人性丑恶、社会道德沦丧的唯一途径。太宰治的这种“存在焦虑”是个人个人特质、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及价值体系的中和产物。他这样的情况是个例的、独特的、极端的,如果他的父母在他童年时代能给予多一点的温柔、如果她的妻子能够和他一直美满生活、如果他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如果他获得了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能结果会不一样。所以,自杀的干预就是要尽早、及时、细致,找寻让他们延续生命的一线生机。
(3)、新年伊始,又把该书列进书单,并特到新华书店采购,只希望能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细致读完,仍是无法从麻木中自拔。一个认为失去当人资格的人去写人生,是带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呢?消沉、病态?
(4)、其次是这本书的基调,非常的压抑,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不建议你去看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描写的情感基调都是非常苍白、悲壮的、消极的。会让人看完以后心情非常的郁闷,所以,如果你的性格本身就是那种很消极,很乐观的人,最好就不要读这本书了。
(5)、叶藏通过同学竹获得了自己的信仰。他决心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但接踵而来的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与批评,从小养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叶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种子还没有发芽便已经死掉了。就连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被这个社会所夺走了。当失去一切希望时,魔鬼便悄然来临。叶藏最后还是败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没能让他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6)、生而为人,叶藏只是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在利用伪装保护自己的同时失去了真正的爱。
(7)、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现下的危机状态或者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8)、相比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太宰治的语言朴实,隐秘,思考多于抒情,叙事多余讴歌,但是其内心所要达到的触动似乎已经超过了某种预判。
(9)、自缢事件之后,太宰治患上盲肠炎,因治疗中大量使用镇痛药而上瘾,不得不入院治疗了三个月之久,其间因其没有按时交纳学费被东京大学开除学籍。
(10)、梦想、文字、音乐、血液、疼痛……也许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但仍在这世上无止境地行走着。
(11)、生而为人,我们不是为了任何人一个人而活,而是真正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最应该珍惜和在乎的是什么,明白自己应该要为了哪些人付出,以此做出正确地决定和选择。
(12)、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我自己有那么消极的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这才是读书尤为重要的。
(13)、不必沉浸于过去的悲伤,也不要为了当下而苦恼,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别的都应该看淡看开一些。毕竟,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难关,一段难熬的时光。
(14)、“我倒并不觉得可惜。我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太强的占有欲,即使偶尔也有可惜的感觉,但也没有精力来与人抗争,大胆主张自己的所有权,”时常,我也是经常被抢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众人以为我不在意,非也,不过是我不敢去争罢了,自己总是劝服不了自己。
(15)、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两点:第对压力的评估,这个压力是否严重到可以影响你的情绪、或是生活质量;第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你是否有能力去解决外在的这些压力源。
(16)、叶藏从小讨厌人类,却能舍弃自己讨好人类,多希望,我也能如此,有这种即使讨厌却能相处很好的能力。
(17)、在主题方面,太宰治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在作者的前期,作品主要表现颓废和叛逆精神,中期则主要表现再生主题,后期则充满了自我毁灭和永不妥协的精神。虽然三个时期在表达上有所差异,但其表现出来的对人间的爱、信任和自由等方面,却是他永恒的主题。
(18)、“都是他的父亲不好”,“我们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喝酒……也是个神一样的好孩子”
(19)、慢慢感知,书犹人也,有其内在的气息。气息相投,相得益彰。看来,太宰的文字与思想,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20)、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5、人间失格讽刺了什么
(1)、丈夫——大谷认为作为男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被原谅,偷盗、不忠、卑鄙。
(2)、你活在和别人不同的世界里,偶尔也想逃离,可更害怕面对,生活,那么多漫长,出现的那些人,过客也好,失去也好,
(3)、书中的故事几乎都是直面人性的阴暗。比如:《维庸之妻》。
(4)、看看人间失格,你会发现叶藏所想都是正常思维,都是面临当下情况的第一反应,而这种第一反应,就是与世界格格不入。
(5)、起初微笑君还对我说,他不敢看太宰治的书,太悲了,也不建议我看下去,
(6)、太宰治在这本书里写尽孤独、自卑、脆弱、无奈,也写了亲情、爱情和社会疏离,每一个看完它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另一面正在另一个边界不断徘徊,一个人在角落里孤独着,遥远而清晰。
(7)、关键是,当我们成长到能够战胜父亲的时候,看见曾经如山般的父亲如今衰老的背影,又如何能让人激起去反抗的意志呢?
(8)、28岁,太宰治第四次自杀。因妻子与旁人有染,携妻子赴温泉自尽。因剂量不足,二人自杀未遂返回东京后分手。
(9)、(2)华明月.《人间失格:历史伤痕中的无意识创作》(J).名作欣赏,2017年9月。
(10)、在太宰治的心中,叶藏并没有失去做人的资格,而是没有浑浑噩噩做人的资格。他的身上难得有着善良与真诚,却无法得到救赎。人性的光辉终究没有照亮当时的社会,反而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11)、虽说作品不谈时代、不谈政治,但我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人物所经历的战争的伤痛,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有一种愁,它是私人的,也是家国的,“乡愁”隐藏在字里行间,成为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叶藏轻轻点头,同意回乡疗养,还是维庸之妻慨叹昔日的井头公园不再,池塘小鱼儿哪里去了?亦或是多情编辑想一斩情丝,回家置办个小屋和妻儿安度晚年,无不藏纳着他们对故乡明明灭灭、闪闪烁烁的眷恋。离乡的人都想回去,单纯的童年,淳朴的故里,简单的人事,方能最有效地治愈灵魂最深处的伤痛。可惜啊,一场战争,故乡不再是原来的故乡了;一场离别,我们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
(12)、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残酷、复杂以致难以忍受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这种“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颓废性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故事情节揭露了人的阴暗面,揭露了每个人所展现的不真实的自己的虚假的一面。在作者看来,自己被认定是颓废的。在世人眼里“我更像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做一个怪物。”他那样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谓的处世之道教养出的做戏的习惯,伪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应该讨好的人,这个碰着棉花仿佛也会受伤的谦卑的人,只能用这种做戏的方式,保留他那颗圣洁纯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间失格》描述的不是颓废的精神,而是极度的理想主义、因太过高尚而迎来破灭的理想主义。
(13)、都说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完全可以认为你从书中得到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的特质。
(14)、但也有表面美好的故事,比如:《Good-bye》。
(15)、“我倒并不觉得可惜。我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太强的占有欲,即使偶尔也有可惜的感觉,但也没有精力来与人抗争,大胆主张自己的所有权,”时常,我也是经常被抢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众人以为我不在意,非也,不过是我不敢去争罢了,自己总是劝服不了自己。
(16)、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也为了能提前帮助更多的人,重视并预防起抑郁症,我将结合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大家讲一讲有关抑郁症的事情。
(17)、长期以来,新闻媒体的关注就像追光灯,光追到哪里哪里就成为焦点。信息背后的力量角逐、自媒体跟风,服务器参与舆论引导都让我感到:网络与现实有别。
(18)、又想到现在几乎是个精神世界觉醒的时代,无数人在重复着这种痛苦。为社会感到悲哀。
(19)、咨询师:你有过自杀的计划吗?想过用什么方式结束生命吗?请具体说说你的这个计划?(何时,何地,何方式)有人知道你的计划吗?
(20)、作为文学史上以自杀未遂而出名的日本作家,太宰治出身于日本东北地主家庭,从小体弱敏感;中学开始迷上文学,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高中时立志于文学创作,开始发表随笔等。
(1)、难以再以谎骗讨好别人生活下去的叶藏开始沉湎于药物,女春,自杀……身体由此日渐消瘦,意志也更加堕落。身边的人更是对他的这一系列行为感到恐惧,最终他被送进精神病院。最终叶藏死于二十七岁。
(2)、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那逃离不了的浓雾,而是那个最本质的你。
(3)、这一点折射到正常人身上,同样也有所体现出来。我们也会在“世俗”眼光和个人间欲望间犹疑不定,会在做出决定的同时身怀对他人的愧疚感,会“虚假”地撒着白色谎言取悦他人,也会为自己的虚伪而感到羞愧,进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没有了自我。我觉得太宰治在这本小说中,把这种“欲为人而不得”的心态描摹得很好,这微妙的状态是要很强的笔力才能描写准确的。
(4)、不过,这篇文章的风格一点都不像太宰治,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5)、叶藏灵魂深处的美好与这个世界的悲凉是格格不入的。他的痛苦源于清楚的了解自我,厌恶社会。世俗的虚伪,自我的真实与懦弱的性格促成了天使一般的好孩子的悲剧。向往善良、正直、纯洁、亲情、自由,面对人的虚伪冷漠和欺骗既不想改变自己随波逐流也没有勇气保有这份美好害怕独立的存在,懦弱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对立,最终丧失为人的资格。
(6)、比如我们都很喜欢的“哥哥”张国荣,他相貌出众、演技卓越、好友不缺、粉丝量庞大,在别人看来他是星星一般的存在,但他自己却常常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之中。而这样的错误认知,也将他推向了地狱。
(7)、就是这样一个极度不爱日文的我,刚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前三页就被深深吸引了,准确的来说是被震撼到!被叶藏的性格震撼到!被他的结局震撼到!
(8)、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为赌注,将自己青春年华置于实验台上以揭示现代人的困惑与迷失,从而寻求人类最隐秘的真实性和人类最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9)、书的叙述也非常的平淡,每个人都这样无奈又坚强的活着。就像每一个充满斗志的日本人一样,最起码都会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叶藏的妈妈和姐姐也一直都是这样的。可是叶藏似乎一直在麻烦自己的家人,无论家人如何恳请都不会回心转意。书里,叶藏的爸爸最先去世,叶藏一家不得不卖掉京都的房子来到郊区生活。对于这个爸爸,叶藏的情感是复杂的,他希望得到爸爸的认可,但是似乎真实的他并不能讨爸爸欢心。
(10)、悲哀和不幸的人总是格外能感知同类,也更容易被自己身上所缺失的特质吸引,甚至一度当作救赎。疯子的话没有人信,即使并不是疯子,有人大声嘶吼反驳否认,回应的是世人难以接受的怜悯或是嘲笑,反正人都想要找点什么乐子活着。
(11)、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会告诉你,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美梦成真,只不过遍体鳞伤后慢慢降低了对生活的要求,适者生存罢了。《人间失格》读后感13我有些理解阿叶,不停地用酒精,用女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读完《人间失格》,我沉默了许久,不知道从何说起,又有许多想说。
(12)、最后一次,就是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与情人山崎富荣于玉川上水投水自杀。享年39岁。
(13)、可他不懂啊,他天生,不会去爱,也害怕被爱,所以悲哀,
(14)、但最后,我们都会发现,时间可以治愈一切,而且是平等地赋予了我们每个人疗愈的机会。
(15)、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这本书的基调是较为颓丧的,而文字又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对于共情力弱的人而言,会更倾向于认为这部作品较为无趣,无病呻吟。对于共情力强亦或是本身较为敏感的人而言,这部作品往往会让其产生一种真实的压抑感。
(16)、在我一直过着地狱般生活的这个所谓“人”的世界里,这或许是唯一可以视为真理的一句话。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17)、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18)、原文的标题直译过来浅显易懂——失去作为人的资格。不管怎么看,这似乎都是一部不会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文中所反应出来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这人世间最阴暗的一面,确实那样的真实又那样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动。
(19)、叶藏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开始酗酒,注射吗啡,身体算是彻底地垮了。正在这个时候,老家的哥哥来信,父亲死了。叶藏想:那个一刻都未离开我心田的、令人怀念的恐怖存在,已经不在了。有人据此判断引起叶藏神经症人格是他对父亲的恐惧,其实,叶藏是通过他的父亲发现一个相互欺骗的阴暗世界,这是构成他莫名恐惧的来源之一。
(20)、如果大家生活难过了,可以选择吃一顿或者像村上一样去跑跑步,因为美食和运动都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太宰治用作品告诉我们,一定离烟酒、女色远点,他们没啥作用,不过是使人堕落的触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远离社交圈,“他人即地狱”,当你发现别人比你过得好的时候,你会更苦。
(1)、长大后,太宰治为了能得到心理上的补偿,终日缱绻在女性的玉脂柔香中,因为他渴望能够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温暖。即便对方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他也不在乎。
(2)、*《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常被用作为心理分析的素材:松子爸一直比较关注松子体弱多病的妹妹,松子一直渴望得到松子爸的关爱但始终求而不得。她的一生是与渣男纠葛的一生,也是在不幸遭遇中逐渐丧失希望的一生。
(3)、「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人间失格》读后感9“1930年,他进入东大法文系就读;1933年,开始用太宰治为笔名写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选第一届芥川赏候补;1936年,发表《晚年》后被推崇为天才作家,并于1939年以《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但始终与他想赢得的芥川赏无缘。他曾五次试图自杀,最后于1948年在《人间失格》发表后,和情人山崎富荣于玉川上水投水自尽。”
(4)、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自我的过程,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人或物,那些受过的伤也会留下疤痕,但你要相信,时间终会治愈所有伤痛。
(5)、人间失格,这是一本在抑郁症群体中高度评价的书。在正常人眼里,很多抑郁症患者仿佛都是无病呻吟或者是小题大做,或许真的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每个人都有情绪特别不好的一段时光,这是抑郁情绪。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可以调节过来的,而不能调节深陷灰色世界的人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6)、信心来自对未来明确而稳定的预期。成熟的社会可以接受一些人不阳光、不积极,不努力,但生存还是毁灭,妥协还是斗争,都得自己选。想清楚了,不会后悔就好。
(7)、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许他的看法太过偏激,世人么,总是相信时间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离合,最终,仍旧是孑然一生。没有人会将胸膛剖开,将躯体内的阴暗秘密全数交予他人,只是为了一生中那个短短的瞬间能够感到丝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带些自弃意味的选择轻信。叶藏不愿意轻信,脆弱单纯的心灵岂能接受随时而来的打击。
(8)、有句书评是这样的这本书是唯一一本如果你看了之后没看懂我却很羡慕你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能唤醒你内心的那一点黑暗和那一丝敏感甚至会引起你的共鸣也会让你特别心疼主人公读完这本书压抑是正常的尤其是书的最后一句更加伤感
(9)、最后的这句话,送给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人间失格》读后感6人间失格,失去的真善美的人格天性,人们虚伪和善的面具之下,扭曲的嫉妒、仇恨、愤怒的邪恶嘴脸,隐藏着内心的阴暗。在日本二战走向战败衰亡的背景下,社会充斥着纸醉金迷的虚假繁荣,军国主义的遗毒蚕食着年轻人的信仰追求,要么一同戴上面具得过且过,要么独善其身坚守自我,要么浑浑噩噩随波逐流,遗憾的是,化身为主人公叶藏的太宰治,拥有与生俱来洞悉人性、聪慧敏感的天赋,却在追究自我真实善良极致与对人性、对社会的恐惧中不得其解,最后选择了另一条放弃的道路,自杀解脱。
(10)、对自己的无能和犯罪,对“人类”的恐惧和失望使他作为一个人而感到羞耻,认为自己不配作为一个人而活着,逐渐的他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成为了完全边缘化的人。他的不幸是一种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
(11)、这是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绝望凄美的灵感源泉。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几些小故事的组合,也觉得书中描述的只是一个懒人如何混迹社会,可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些,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评价欣赏呢。它值得我们一看,人们的绝望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的绝望,即使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荒谬,也要遵循生活本身的规则去努力的生活,这才是生活。
(12)、最后,《人间失格》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不适合所有人去阅读。
(13)、此外,可以说主人公的沦落和掘木有密切的关系,从罪→罚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他扮演了看客和助推者,遇人不淑,这便体现的淋漓尽致。人生有很多次遇见,但往往正是这些遇见影响了他人生的道路。
(14)、回顾《人间失格》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深感叶藏与松子的抑郁态、心理障碍很明显,叶藏像重度抑郁症患者,孱弱,缺乏求生动力;松子则像情境性抑郁——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做出固定的应激反应。他们是作品中的人物,不是你我。
(15)、读完此书,才真正理解了书中的一句话“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让他受伤,他甚至会被幸福所伤”,作者敏感脆弱及纯粹的内心,让他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迈向完美,注定了其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被他的纯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许他的看法太过偏激,世人么,总是相信时间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离合,最终,仍旧是孑然一生。没有人会将胸膛剖开,将躯体内的阴暗秘密全数交予他人,只是为了一生中那个短短的瞬间能够感到丝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带些自弃意味的选择轻信。叶藏不愿意轻信,脆弱单纯的心灵岂能接受随时而来的打击。面对阴暗、扭曲、脆弱,固执的呆在自己的领域里。这可能就是作者最终选择投水的原因吧?
(16)、那份真实总是描写不出,讲不出来,就算有人聆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人间失格看完后要得抑郁症精选136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