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精选84句文案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精选84句文案

论语全文译文完整版

1、论语十二章的译文

(1)、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2)、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4)、试译:孔子说:“光读书,不琢磨,就糊涂;瞎琢磨,不读书,就没用。”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试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烂木头没法雕琢,粪土墙没法粉刷,对宰予还责备什么啊。”孔子说:“起先我对人是听他怎么说就相信他怎么做,现在我对人是听他怎么说又看他怎么做。是宰予这件事让我改变态度的。”

(7)、试译:有人问子产的为人,孔子说:“他待人实惠。”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说:“他啊,他啊!”问管仲怎么样,孔子说,“是个人物。夺走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使伯氏吃粗粮却一辈子无怨言。”

(8)、试译:孔子在卫国,有一天他敲磬奏乐,一个挑草筐的路过门前,说:“有心事啊,这样子敲磬!”过一会儿又说:“档次太低,踢里汤啷的,没人懂自己,敲给自己听就得了嘛。‘河水深,索性直接走过去;河水浅,撩起裤腿趟过去。’”孔子说:“干脆!什么也难不倒他。”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yù)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10)、试译: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廷赶回来,问:“伤人了吗?”答道:“没有。”又问:“伤马了没有?”

(11)、试译:孔子会说普通话,读《诗》,读《书》,行礼,都说普通话。

(12)、(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3)、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4)、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15)、2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pì),友善柔,友便(pián)佞,损矣。”

(17)、(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18)、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19)、试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是仁。一旦克服了私欲偏见、恢复了礼仪天性,你的天下也就归于仁义了。修仁德,靠自己,怎么会靠别人呢?”颜渊问:“请问具体怎么做呢?”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颜回虽然迟钝,还是想遵照这句话去做。”

(20)、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2、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wù)焉,其终也已。”

(4)、(原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7)、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yǔ)之,必也狂狷(juàn)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8)、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9)、试译:宰我问:“父母去世,守丧三年,为期太长。君子三年不行礼,礼仪肯定废了;三年不奏乐,音乐肯定荒了。旧谷子割掉了,新谷子长起来,钻木取火的木头也轮用了一遍,一年期限也就够了。”孔子说:“吃香白米饭,穿绫罗绸缎,你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做嘛。君子守孝,好饭好菜,尝了也没味道;名歌金曲,听到也不快乐;大床软被,睡着也不踏实,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既然心安,你就做嘛。”宰我就出去了。孔子说:“这个宰我,真没良心。孩子出生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这三年的守孝,是天下通行的。宰我对父母也能付出三年的爱心吗?”

(10)、5公山弗扰以费(bì)鄪畔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1)、(原文)4-26子游曰:“事君数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2)、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

(13)、试译:孔子说:“南方有人说,‘人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说得好啊!‘不能恒久养德,恐怕要丢脸的。’”孔子说:“这种人就不必占卦了。”

(14)、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15)、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6)、10子禽(⑴)问于子贡(⑵)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17)、试译:孔子说:“教化人民,可以让他们跟好人学好样,不必让他们听多少道德说教。”

(18)、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19)、试译: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华。”

(20)、试译: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兵布阵,孔子说:“祭祀的礼仪,我还听说过一点;部队的事情,可从来没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3、孔子《论语》全文

(1)、(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0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否。”问马。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试译:孔子说:“用政令训导人,用刑法统制人,老百姓就力求免遭刑罚,却没有廉耻心。用道德教导人,用礼仪规范人,老百姓就会有廉耻心,还会主动匡正自己。”

(6)、试译:上朝等候君主时,和下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和上大夫说话,中正儒雅。君主在朝时,对君主既恭敬,又亲近。

(7)、试译:孔子说:“射礼的要旨不在于中靶,动用劳役也要各尽所能,这是古代的规矩。”

(8)、试译:柳下惠做法官,三次被撤职。有人说:“先生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正经八百为人做事,怎么不会多次罢官呢?靠邪门歪道为人做事,又何必离开祖国呢?”

(9)、试译:陈亢问伯鱼,说:“您也曾得到什么秘传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老师一个人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就问:‘学《诗》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鲤回去就赶紧学《诗》。有一天老师又独自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又问:‘学《礼》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脚。’鲤回去就赶紧学《礼》。鲤听到的教导是这两句。”陈亢回去后心中很欢喜,说:“问他一句,竟得到三个道理: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知道君子教育子女时要保持一点距离。”

(10)、试译:孔子说:“无为而治的,大概就是舜吧?有什么可操心的呢?自己诚诚恳恳、堂堂正正坐在朝廷上就是了。”

(11)、“孝悌”不仅仅是高尚的起点,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所谓“君子务本”,就是指抓住“孝悌”的根本,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培养自己的美德。

(12)、试译: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尊社稷神该栽什么树”的道理。宰我回答说:“夏后氏栽松树,殷朝人栽柏树,周朝人栽栗树,说:‘让人战栗。’”孔子听后说:“既成事实就不多说了,事已至此就不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追究了。”

(13)、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4)、试译:传位的时候,尧说:“好啊,你这个舜!上天的使命都在你身上了,要好好把握这个中道。四海百姓如果日子不好过,上天的赏赐你就再也得不到了。”大舜传位时也用这话告诫大禹。商汤则祷告说:“我这个小人物,履,谨用黑公牛献祭,明白禀报皇天上帝:有罪的人,我都不敢赦免。上帝臣仆的罪过,我也不敢隐瞒,上帝之心普照无余。我本人如果有罪,决不推卸给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错,由我一个人承当。”周朝赏封诸侯,好人都富贵了,武王说:“虽然有周室亲人,不如有仁德之士。百姓若有过失,都归我来承当。”谨慎校对度量衡器,仔细审定法律制度,小心激活庸官闲职,四方政令就通行无阻了。复兴灭亡的国度,延续中断的世系,推举散落的遗民,普天大众就心悦诚服了。重要的工作有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必得人心,守信就受人任用,勤敏就建功立业,公道就天下欢喜。

(15)、(原文)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3)?”

(16)、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17)、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试译:樊迟问仁的含义。孔子说:“就是在家恭顺,上班敬业,交友忠诚。即使到了蛮荒之地,也不要忘记这些。”

(19)、试译: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南面为王。”

(20)、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4、论语全文免费

(1)、试译:孔子说:“可以对人说却不对人说,是失人;不可对人说却对人说,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2)、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4)、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智,一言以为不知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导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5)、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6)、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7)、(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8)、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9)、试译:鲁哀公问有若,说:“饥荒之年,用品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按十分之一征税?”哀公说:“按十分之二征税我都不够用,怎么还搞十一税?”有若答道:“百姓手头够用,国君怎么会不够呢?百姓手头紧,国君怎么能不紧呢?”

(10)、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wù)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1)、(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12)、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试译:孔子说:“大家整天呆在一起,没说一句识大体的话,尽耍小聪明,难成气候啊!”

(14)、「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15)、试译:琴牢说:“孔子说过:‘我不为政界所用,因此学了一些才艺。’”

(16)、试译:孔子说:“蛮勇好斗,厌恶贫穷,会乱来。一个人本来缺乏仁爱,而我们对他过分痛恨,也会使他乱来。”

(17)、试译:孔子说:“把半路上听来的话到处乱传,有修养的人不会这样做。”

(18)、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9)、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

(20)、试译:林放请教礼制的根本。孔子说:“提了个大问题啊!就一般的礼仪来说,与其大事铺张,不如力求俭朴;至于丧礼,与其过分周到,不如万分哀痛。”

5、论语1一20章原文

(1)、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2)、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3)、 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4)、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精选84句文案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