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历史简介
1、孔子的历史简介PPT
(1)、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朝的后裔。后来因为躲避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内乱而来到鲁国。可以说,孔子家族的历史以及他个人的命运正是春秋之际动荡时局的一个缩影。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很早就显现出了好学深思的品行,年少时就常常与玩伴陈设俎豆,模仿礼乐之事。15岁有志于学,善于向他人学习,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又曾适周问礼,亲见老子。这时他在鲁国已经很有名望,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弟子也开始跟随他求学。
(2)、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这是孔子进步的一面。但是,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这就是说,孔子主张人跟人还是要按一定的等级、一定的规矩相处,也就是他说的: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所以他说的仁——爱人,便又被等级秩序削弱了。在这一点上,孔子始终没有完全突破阶级限制,始终没有突破旧的思想意识的限制,始终没有突破那时社会还处在过渡期的最初阶段的历史限制。在对当时的***态度上,也有类似情况。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这是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也是符合***后来成为一个大的封建***的历史要求的;但是他所主张的统是要像西周初期那样,在以周天子为首的旧贵族统治下的统这就虽然含有新的因素但始终和当时社会变革的现实相矛盾,这也就是孔子在当时不能不碰壁,***活动不能不失败的根本原因。进步和落后,改革和妥协,孔子兼而有之。这是孔子的矛盾,也是时代的矛盾。
(3)、 “贵族”这个词,春秋时候还没有,是魏晋时候才有的。春秋时候用“士大夫”“卿大夫”来称呼世袭贵族,卿和大夫是高级贵族,士是低级贵族,他们都是世袭的爵位和身份。
(4)、《诗经》作为***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共分风、雅、颂三部。我们以十三经注疏本《诗经》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并进行了全诗翻译。评析部分从文学、历史、哲学、民俗、语言、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篇文本进行解读。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最新研究成果。
(5)、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独子孔鲤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颜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后孔子向季康子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6)、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一作微仲衍)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嫡系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
(7)、想要在这样特殊的日子更深入地了解作为历史人物、精神领袖、哲学家、***改革家、教育家以及作为凡人等不同角色的孔子,这本《孔子,人能弘道》定能满足你。
(8)、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升高九尺三寸(今9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9)、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10)、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
(11)、还有颜回,孔子心中的唯跟他时间最长的学生和他最心仪的两大弟子站在旁边,孔子左顾右盼,有如当年释迦佛看着左边的伽什和右边的阿难一样愉快,讲讲你们的志向吧。我们知道在孔门弟子问答的规矩中,一般孔子提问,第一个抢答的人必是子路,
(12)、I S BN:978-7-5327-8313-7
(13)、本次出版作者对书中关键词的解读和翻译表达修订两百余处并补充了新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中西方视角下的孔子。
(14)、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15)、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16)、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古代社会***思想的精华。
(18)、孔子所提倡的“爱人”的主体,包括一切人,上至贵族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爱他人,行忠恕,没有人可以逃避这项义务,对于君王来说,这项义务比他人要重大得多,因为君王的“爱”还应及于所有的臣民。
(19)、一般没有特定讲到侍坐的话,都可以认为是侍立。那么孔子看到这两位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一位呢忠直,勇义,而且追随自己时间最长,我们知道
(20)、(本文选自李木生《孔子:我不是圣人》,中华书局出版)
2、孔子的历史简介手抄报
(1)、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30)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2)、孔子的一生可谓艰辛坎坷。但孔子在思想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仍使得他的生命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人代代敬仰尊崇的导师和圣贤。
(3)、识别关注回复:「免费ppt模板」获取更多免费PPT模板
(4)、第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我们一定要避免个人崇拜。这不只因为个人崇拜是不应该的,是会产生毛病的,而且因为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实的,是不科学的。孔子无论有多高的成就,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而社会的发展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推动的。孔子的出现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就像同时的***家子产、晏婴等,也已经具有和孔子相近的才能(虽然发展的方向不同);就像同时的普通人长沮、桀溺等,也已经具有和孔子对社会变动同等的关切(虽然看法不同);就像“士”这个阶层,当时一般也都在活跃着——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里呵。孔子一生经过了一些发展,这些发展也都步步可寻,都和他的丰富经历、刻苦努力分不开,而这些丰富经历、刻苦努力,也只有在他那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才有可能实现。决不能把孔子当作奇迹!
(5)、整理编撰文化典籍,是孔子教学生涯,尤其是生命的最后5年里所做的另一件重大事情。孔子汇集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国文献,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整理、编辑成系统的教材,其中的《春秋》是他重新编辑与撰写的。
(6)、其后便是长达14年的游历生涯,孔子经历了“匡蒲之困”“陈蔡绝粮”等困境,而依然坚守理想,坚韧不拔。这14年,是孔子一生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思想成熟与丰富、精神锻铸与新生的14年。
(7)、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8)、在战国时期,孔子已经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了。形成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引用孔子语录50余处,超出此书中所引用的任何其他思想家的话语。还有同样是战国时期的道家著作《庄子》,频繁地用孔子的名字来传达作者的道家理念,一会儿挖苦孔子,一会儿又把孔子直接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另一个思想流派的奠基人墨子(约前470- 前391),在他的重要著作《墨子》里,有一章就叫作“非儒”。
(9)、─Ifyouknow,torecognizethatyouknow;ifyoudon’tknow,torealizethatyoudon’tknow:Thatisknowledge.
(10)、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11)、曾子说,这个人有好像没有一样,内在充实的但又好像虚的一样,一般认为曾子这句话说的是颜回,但是未必是颜回。因为曾子的爸爸曾点和颜回是一个辈分,在儒门辈分那么看重的一个体系里,曾子不能直接称颜回为吾友。但是这里刘宝楠引用了曾子说的有若无,实若虚是为我们理解,无伐善,无施劳的一个重要参考。
(12)、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孔子,当然不仅仅在于他教了哪些课程,或者带过多少学生,也不在于他的学生有多少人当了多大的官,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他所传授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者说是他所弘扬的道,以及孔子本人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真诚的人品和超凡的魅力。他的弟子把他看作是无与伦比的圣人,心甘情愿地追随他终生。据说,孔子去世后,他的许多弟子为他服丧3年,这种礼仪一般只用于亲生父母的。更有甚者,其中一名叫子贡的弟子,住在孔子墓旁的一个小棚屋里整整服丧了6年!
(13)、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在这一改变中就起了桥梁作用。他们顺应了广大人民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孔子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卓越的教育家。
(14)、孔子不是一个完全能控制住自己表情的人,某种意义上讲,孔子的表情相当丰富。而子路最烦的就是这个表情,就是颜回说完话后,孔子脸上就露出了那种欣赏的喜欢的暧昧的谜一般的微笑,真是喜欢。这个时候子路就有些不痛快了,所以子路来劲了,你听我们都说完,那你呢?
(15)、根据一个也许有点夸张的说法,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有72人,世称72贤。“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即礼仪、音乐、射箭、驾驭马车、写作和数术。他教育弟子如何成为君子,即——一个堪当表率的人,其中包含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成为一个有才干的***家。事实上他的一些弟子在***舞台上的确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在《论语》里提及的22名弟子当中,至少有9名曾担任重要官职,其中3名先后任季氏宰,即在掌有鲁国实权的季氏家族里担任主管。在当时的鲁国,这是不靠世袭而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了。
(16)、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纪念孔子诞辰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17)、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为什么不谈谈你们的志向呢?来,讲讲你们的志向吧。侍,侍立,侍坐。
(19)、Hisfamousquotationsinclude:
(20)、孔子的生父叔梁纥是鲁国的低等贵族,是一名给人看家护院的武士。他65岁那年到颜氏家族走婚,和颜氏女生下了孔子。(关于走婚文化可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从《“家”字看原始社会的走婚制度》)叔梁纥走婚后不久就死去了,孔子出生后一直在母家,即颜氏家族中成长。(孔子弟子中有很多孔子母家的人如颜回、颜路、颜幸等。)
3、孔子的历史简介资料
(1)、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而卒,终年七十三岁,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
(2)、孔子自豪的是他在15岁时就有志于学,并一直保持了不断学习的习惯。不同于今天的学龄期儿童,少年孔子没有学校可进,也没有很多书可看。那时候教育大多是家庭的事情,或者是在官府里跟班,边干边学。那时候书籍也非常有限,很难得到。由于纸张和印刷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谓书籍是用手抄在又重又容易散落的竹简上的。孔子从未有过单独、固定的老师,他的知识来源也不限于书本。他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
(3)、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4)、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5)、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年)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在***有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来说,和孔子同时期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
(6)、Heexplainedthatifarulerledhispeoplebymorality,hewasliketheNorthStar,whichwouldbesurroundedbycountlessotherstars.Butifheusedadministrativeordersandseverepunishmenttoconstrainhispeople,hecouldprobablyforcethemtorefrainfromcommittingcrimes,buttheywouldnotunderstandthatit’sshamefultocommitcrimes.Andonlywhentheyhadacquiredthe“senseofshame”wouldtheybecomegood.
(7)、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8)、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70岁,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29) 这一年,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9)、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10)、依据《史记》,把绝对的年代定在周元王元年,即纪元前475年。在这之前的春秋作为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这之后的战国作为封建制的初期。
(11)、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12)、这里多一个轻,定语,后人是受到《论语-雍也》有一句衣轻裘而误衍“轻”字,所以衍就是多出来一个,在文献学角度,大家都认为子路的原话是车马衣裘与朋友共。那我们看子路,这个人身上是一种豪侠的气概,
(13)、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14)、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家的称号。
(15)、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知子贡,东门有人仪表像丧家之犬。弟子终把孔子寻回,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16)、可是读者中也许有人要追问我究竟对于孔子是怎样的看法。我在这里,也就把我极不成熟的看法谈一下。谈得不对的地方也一定有,还是诚恳地向读者讨教!
(17)、That’sperhapsoneoftheearliestversionsoftheGoldenRule.
(18)、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
(19)、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20)、夸大其劳是什么意思呢?是我做了一分,我要夸大成十分吗?看施的词义,在古汉语里施还有一个读音是yí.
4、孔子的历史简介500字
(1)、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2)、我们讲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我们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进步性,但是正如嵇文甫同志所说:“承认孔子有一定的进步性,并不是要提倡尊孔读经。”
(3)、大约在孔子30岁的时候,他已吸引了一帮年轻人拜他为师了。有一件事颇能说明他作为一个老师的名气。他34岁的时候,鲁国的贵族、三桓家族成员之一孟僖子在临终前特地叮嘱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被认为是***历史上建立学校和将教育体制化的第一人。当然,这里的“第一”大约指“首要的”,因为据《孟子》所载,孔子以前早就有学校了。而且确实,孔子也历来是被作为***第一位的教育家来尊敬的。
(4)、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5)、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6)、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晚年娶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病逝,孤儿寡母移家鲁国都城曲阜,贫寒度日。孔母富有远见,从小注重孔子的文化教育,孔子20岁的时候,已经是鲁国相当有名的博学之士。
(7)、第在孔子对于***文化的一些具体贡献,如教育事业、编写历史、整理诗书上,在孔子个别有价值的言论(包括着智慧和经验)上,在孔子本人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积极态度上,大多数现代学者几乎没有异议,我认为这也就是应当肯定下来的东西。所以,所谓对孔子也还不能“给以总结”,并不等于对孔子来一个“不可知论”。我们应该把可以肯定的东西和还在争论的问题分别开来。
(8)、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溪田大夫,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晏婴认为孔子会干扰齐国的文化。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只好辞退孔子,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9)、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0)、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1)、孔子对***古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所作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的“万世师表”的“文圣”地位,顺理成章成为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代言人。
(12)、一次,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孔子倡导"天人合一",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
(14)、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15)、孔子35岁之时,鲁国三家作乱,孔子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向当时的齐景公宣传他的治国思想。景公听了很赞赏,但齐国国内的状况也和鲁国相似,不容孔子发挥他的才干。于是他只好返回鲁国,这时候鲁政权由季氏操纵,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不由君主掌握而受大夫臣子操纵的情况,不愿出仕。于是“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即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的工作。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这时孔子51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政绩斐然。但是,孔子实施的一系列旨在加强君主权力的政策都在鲁国贵族的反对下失败了,加上鲁定公与当时执掌国政的季桓子不思进取,接受了齐国所馈赠的女乐文马,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怠于国政,孔子深感失望,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名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在以后漫长的14年间,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尽管孔子有相当的自信,却仍然不被各国任用,反而颠沛流离,屡屡陷入困厄危难当中。然而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孔子仍然以天命自任,不改变他的志向。
(16)、Confucius (551-479BC)
(17)、因此,孔子的观念不仅在***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也成为诸如***、新加坡等许多东亚和东南亚***重要的指导思想。
(18)、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19)、想参与中华书局与京东图书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月”活动,
(20)、如果划界的话,这样划界自然也可以。但是这当然不是说历史是可以截然划开的。而这样的划界,我觉得还不如把春秋战国当作一个整个过渡期,因为这样对一些学术思想的演变要好解释些。只是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是奴隶制时代而不是封建社会,在这点上,我是同意郭沫若先生的看法的。
5、孔子的历史简介作文
(1)、孔子自己从来没有夸耀过他所谓的贵族身世。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所以学会了许多无足称道的技艺。”据孟子说:“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他说:‘无非是计算出纳不出差错罢了。’他也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无非是让牛羊都茁壮生长罢了。’”当然,这并不等于孔子出生于社会的最底层。虽然他的家境贫寒,但显然他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教育,而且学了一些家境较好的人才能学的技艺,如射箭和音乐。
(2)、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于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孔子,穿越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埃尘,霭霭然向我们走来。
(4)、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5)、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理念不被列国接纳,屡屡碰壁,最后孔子也不得不对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产生动摇,从而“六十而耳顺”,最后在年近七十时叶落归根回到鲁国,“做爱做的事”,一心编撰《春秋》,并教授出了七十二个“高级博士”,所以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6)、Whenhewas30,hebegantosetupschoolsandenrolledsome3,000students.Amongthem,72werenotedscholarswholaterhelpedcompileancientbooksandputConfucius’thinkingintothebooktitled“TheAnalects.”
(7)、这里头有个古汉语的词汇,需要解释一下,就是“伐善”,伐,夸耀。我们可不能按照现代汉语去理解,因为现代汉语翻译过来是,颜回说,我不砍好人。那就不是颜回了,那是痞子。看孔安国的注释
(8)、在本周推送的所有图文消息下任选几篇进行评论
(9)、这里有个轻字,阮元在他的十三经校勘记里说,《石经》初刻本里就没有这个轻字。
(10)、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11)、 贵族社会的关键词叫“分封”,当时也叫“封建”:“封”就是周王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分封到外地去当诸侯国君;“建”就是诸侯建立起自己的小***。诸侯一般不给天子交税,但有礼节性的定期朝觐,他们对周王主要是军事义务,如果周王跟夷狄外族打仗,或者惩戒反叛的诸侯,其他诸侯国理应带兵参战。
(12)、AncientChineseWhoLeftTheirMarksonHistory
(13)、孔子是***古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家。《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先生的经典代表作,是写给青少年的名家故事。李长之先生以简约而深刻的文字、睿智而风趣的语言,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串联起孔子上下求索的坎坷一生,让小读者认识了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14)、李硕,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现供职于***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从事中古军事史、历史地理、边疆民族问题研究。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从大漠绿洲到玉石山谷》等,在《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5)、至圣先师孔夫子出身于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年一行伍之家,国人亦称其“孔子”或“孔丘”。他三岁丧父,困顿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他十七岁那年,母亲也告亡故。
(16)、春秋战国是一个整个时代,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是这一整个过渡期的剧变中的意识反映。孔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早的一个。他的进步面之就是反映奴隶制社会崩溃期的“人”的解放,这个伟大现实在他的思想体系上,就是“仁”的学说,就是把教育从贵族所专有(官学),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给一般人(私学)。孔子的进步面之就是他在这段过渡期——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期——中,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一些虽然粗略但是规模宏大的***建设的蓝图,他研究了以往的***经验,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又加上一些适合社会发展情况的创造,给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打下了一些基础。把他称为封建社会的“圣人”,不是偶然的。封建社会总比奴隶制社会前进了一步,所以就当时看,孔子的大部分***理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17)、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后做司空,再升为大司寇,期间亦行摄相事。
(18)、ShanghaiTranslationPublishingHouse
(19)、更多关于孔子和《论语》的故事,欢迎关注我@大湾区老程,多多交流哟!
(20)、▲***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倪培民介绍《孔子,人能弘道》一书
(1)、十余年间,孔子携弟子门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关于“克己复礼”的思想,即,人们应以礼行事,国君应以礼治国,以德安邦,施仁政,倡清廉,反对苛政与贪腐。
(2)、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程子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这个视角也是古人理解人,观察人,解读人的重要的视角,就是去看一个人的气象,什么是气?气是无形的,但是气也是可以感知的,就比如刚踢完球的一堆男生在宿舍里,当你进入的时候感受到的一股热气一下子把你熏出来,什么是像,像是一种原始的整体的面貌,所以气象是指可以感知的整体。那我们说孔子的气象集中于什么?集中于仁。孔子在教学中,无论跟自己的入门弟子还是跟自己老弟子们都是从仁讲起。所以我们看《弟子规》里的这句话。
(3)、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4)、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
(5)、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6)、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7)、─Studyandreviewwhatyouhavelearnedeveryday,isn’titjoyful?Withfriendscomingfromafar,isn’titdelightful?Onedoesn’tfrownonother’smisunderstanding,isn’thearespectableman?
(8)、鲁定公不再理会朝政,孔子感到不能继续施展***抱负,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
(9)、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0)、孔子说,自己15岁那年,脑洞大开,开始发愤图强努力读书,所以说十有五而志于学。30岁的时候,孔子创办了***第一所民办学校,可以靠着学费和劳务费来养活自己,所以说三十而立。40岁的时候,孔子奠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民办学校也越办越好,所以说四十不惑。
(11)、他对保存古代文献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春秋》的编撰,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这在***历史上具有创造性贡献。
(12)、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把持鲁国朝政的“三桓”没几年就将孔子弹劾下马。孔子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打算周游列国,继续实现自己的“天命”。
(13)、说文解字,施,旗子的样子。那斜行跟旗子的样子有什么关系,就是一种旗子飘的状态。这个词就跟我们表示心情的词相似,“旖(yǐ)旎(nǐ)”,内心荡漾,就是浪。那种内心荡漾的状态,波浪的状态就是施的特点。所以无施劳,就是你做了一件事,你内心不要太过于为之觉得得意,不要因为做了好事,内心荡漾起来。整句“无伐善,无施劳”就是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你应该做的,这一切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这一切不需要感觉到太过的自满,不需要感觉到太多的荡漾,要内心平静如水。 颜回的这句话其实是对刚才子路的那句话的补充,子路说我自己要慷慨仗义,颜回说我也要做善我也要做劳,我也要帮助别人,我更强调我内在的修养,我觉得这些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我不要感觉到这是一种刻意为之,内心不要过于自得,这是我应当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注意,颜回和子路的区别,或者说他和子路在表达修养上,颜回更进了一步,强调自然,应然的状态。
(14)、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15)、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实事求是的支持了朱熹,这种语法上的对立关系,有时候帮我们去理解古汉语的词汇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礼记-祭统》的郑玄注,施,犹著也,使之彰明。《淮南子‧詮言訓》:“功蓋天下,不施其美;澤及後世,不有其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孔子的历史简介手抄报精选11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