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简介30字精选137句文案

泰戈尔简介30字精选137句文案

泰戈尔简介20字

1、泰戈尔简介及作品100

(1)、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2)、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倒像是乔叟的先辈,他为自己的作品谱曲,而且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够理解这些诗歌里面的丰富性,复又如此自然,如此大胆奔放,充满诸多意外的惊喜。因为他在做的事情,从来不会让他们觉得奇怪,感觉不自然,或者需要防范。这些诗篇不会被装订成精美的小册子,放在女士们的书桌上,供她们慵懒的双手来翻阅,然后又慨叹着生命的百无聊赖;这些诗篇也不是供那些大学里的学生收藏与携带的,等到他们的人生奋斗甫一开始,便全被丢在了一边。相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旅人们在大路上、舟子们在河岸边,他们皆会咏诵与歌唱着这些诗篇,恋人们在彼此等待的间隙,也会低首吟哦,并且会发现,这里面呈现出来的那种神圣的爱是一个神奇的海湾,因为他们自己痛苦的激情,居然可以沐浴其中,而重放青春的生气。

(3)、名著导读|《寂静的春天》知识梳理,中学语文教科书推荐阅读!(可下载)

(4)、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5)、在西方国家,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6)、所谓的东方精神文明只不过是内战、自私地割据、伪善、欺骗、掠夺、罪恶的孝道以及鄙视(女性)的缠足。我们怎能不反对这些害人的事情呢?

(7)、在“泰戈尔之战”中一直自称保持中立的周作人最后明确表示:“我对于太戈尔也有一点不满,这并非别事,便是他以宗教家与诗人而来谈政治及文化,……宗教的政治论与诗人的文化观总是不很靠得住的,(《“太戈尔与耶稣”》)林语堂称周作人的这种观点与自己是根本相同的,但仍坚持认为,泰戈尔所以宣扬“印度人精神文明的烂调”,仍是因为他“个人在英治下甚顺适甚得意”,所以仍得称之为“敷衍”。

(8)、《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9)、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10)、被称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是:《吉檀迦利》。

(11)、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12)、泰戈尔同样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有着火热沸腾的赤子之情。在《被俘的英雄》中般达父子在死亡面前尤其表现得泰然自若,视死如归:孩子的嫩脸上闪耀着英勇无畏的光辉;父亲:屹立着死去——不曾发出一声痛苦的叹息。

(13)、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14)、《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知识梳理与练习,中学语文教科书推荐阅读!(可下

(15)、《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泰戈尔凭借该作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16)、他们用沙子盖起了房屋,手中摆弄着空空的贝壳。他们还用枯萎的树叶编成了小船,又欢笑着让小船漂浮到深远的海上。孩子们在世界的海岸,进行着他们专注而安定的游玩。

(17)、而他对语言、诗歌本身的了解和认知使得他的诗诗风多变、诗体丰富、诗情广阔,故事诗、抒情诗、散文诗、哲理诗,从一个讲故事的人逐渐成长至超脱文化本身达到哲学境界的哲人。

(18)、初中语文丨《湘行散记》名著导读+知识点+练习大集合!(可下载)

(19)、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

(20)、《家庭与世界》,印度作家泰戈尔著长篇小说,小说作者通过对一个家庭感情的危机及造成这一危机因素的描写,试图揭示家庭与世界这样一个大题目,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样一个大题目。

2、泰戈尔简介30字

(1)、我说:“若在理查二世统治的时期,一位生活在伦敦的英国人,他阅读彼特拉克,或但丁的英译诗歌,但找不到任何一本辅助的书来解答他的迷惑,他可以询问佛罗伦萨来的银行家,或者来自伦巴底的商人,就像我现在向你发问一样。而我现在所知道的全部,无非就是这册诗集,它是如此丰富,复又如此单纯,在你们的国家,新文艺的复兴运动已经发生,可惜除了道听途说之外,我却无从了解更多。”

(2)、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泰戈尔的诗,要学唐朝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泰戈尔诗中的情感和哲理都具有无穷的可阐释性,意蕴深厚但层次分明,因此阅读时要在自己内心反复演练泰戈尔的情感起伏发展过程、文字选择斟酌过程,以求准确、妥帖地把握泰戈尔诗歌的情感丰富性、意蕴层次感。以《飞鸟集》中的两句诗为例:

(4)、但是一个新人的脸庞向我门里窥进来,抬着他的眼望我的眼。

(5)、我采了你的花,呵,世界! 我把它压在胸前,花刺伤了我。 日光渐暗,我发现花儿凋谢了,痛苦却存留着。

(6)、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7)、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8)、A、1861年,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9)、每日一点|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

(10)、实际上,周作人真正担心的,并非国人会不会被泰戈尔“裹挟”而去,而是中国青年是否正在被非理性的狂热“裹挟”着。眼前发生的纷纷扰扰、明争暗斗的“泰戈尔之战”,使经历过五四运动的风雷激荡,亲历过社会动乱,并且深谙历史更替规律的周作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他认为,中国人易为偏见和盲从驱使,从而易造成社会和思想的混乱,进而对人性和理性造成践踏。以史为鉴,他从泰戈尔之争的背后,看出了这种国民性的再次浮现。他觉得,对泰戈尔的反对,已演变成了这样的“群众运动”。

(11)、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孩子,母亲,诗人。

(12)、《园丁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诗集,共收诗85首。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它融入了诗人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了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13)、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扩展资料泰戈尔作品特点

(14)、日来年往,就是他永远以种种名字,种种姿态,种种深悲和极乐,来打动我的心。

(15)、中国人“生了四千余年”,却还几乎不知道自己是人,不知道什么是人,周作人为此深感痛心,因此才写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投向封建文化的匕首一般的文章,就是“从新要发见‘人’,去‘辟人荒’”,“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他从“人的发现”,进而实现了“女性的发现”,对束缚了中国妇女数千年的贞操观、“守节”、“殉节”等违背人性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激烈抨击。“撒提”所涉节妇之意,与中国封建礼教如出一辙,成为周作人批评的靶子,也在情理之中。

(16)、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17)、第三层:这样的泰戈尔是隐逸诗人吗?这是误读和读懂泰戈尔的关键。泰戈尔常被习惯性地视为隐逸的诗人,似乎他只一味唱自己的歌,远离社会和人生。在这两句诗中,“飞鸟”是动的,每到一处就给人歌唱,并不贪恋回报,象征社会上给人带来快乐和美的人;“黄叶”静居一处,似乎顺其自然,但却只关心自己的喜悲,给别人带不来任何积极影响。泰戈尔是“飞鸟”诗人,他始终在关注着人的世界,而且也积极主张改革,改变印度和世界上的不公平现实,他公开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一例。这种金刚怒目形象与其沉思冥想的哲人形象并不矛盾。

(18)、园丁集是泰戈尔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阅读这些诗篇,如同漫步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里,一股挡不住的清新与芬芳,仿佛看到一个亮丽而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纯净、美好,使人与不知不觉中体味爱与青春的味道。

(19)、易  晟||几树木棉花竞红,满园飞燕舞长空

(20)、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3、泰戈尔简介50字

(1)、而实际上,貌似公允、中立的周作人又一次扮演了“醉翁”,只不过这次“知堂舞泰,意在群众”!这个曾经的泰戈尔的批评者,这次成了泰戈尔的支持者,只不过支持的理由,与泰戈尔的思想及文学,并无直接关系。

(2)、投稿说明:原创作品,现代诗一般六至八首;散文诗三至六章节;旧体诗词十至十六首,新旧韵均可,但不混用。配上个人简介和相片,放于一个文档。

(3)、《采思集》泰戈尔捕捉了大量关于自然界的灵感。他说天空的黄昏像一盏灯,说微风中的树叶像思绪的断片,说鸟儿的鸣唱是晨曦来自大地的回音;他将自然界的一切拟人化。他让天空和大海对话,让花儿和太阳对话,在泰戈尔的诗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长与思考;而他只是为它们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

(4)、他的科学、历史和文学的丰富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醉心于诗歌创作。

(5)、那么,周作人是如何从泰戈尔的作品中读出他对“撒提”的“赏赞”?无非三种可能:他未读,但听说过,或真读了,但没读懂,或读懂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批评泰戈尔赞美“撒提”制度,只是以印度封建礼教之“恶”,破解中国封建礼教之“恶”。

(6)、但此时这些零星的影响还不足以构成中国的“泰戈尔热”,中国国内对泰戈尔总体上来说还是冷淡的,一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1917年年底,郭沫若为生计计,将泰戈尔的《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中的一些诗翻译编辑成一部小集子《太戈尔诗选》,准备交给国内的出版社出版,结果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都不接受,郭沫若还因此对泰戈尔而生出反感。所以说,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人出于个人的兴趣对泰戈尔表示出好感或受到泰戈尔的作品和思想的影响,如冰心就把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诗集中的一些诗翻译出来发表,还模仿着创作了《繁星》、《春水》这样的泰戈尔式的诗集,并且充满深情地“遥寄”泰戈尔说:“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籍我心灵的寂寞;”(3)而郑振铎也是因为倾心泰戈尔作品的精美优雅而最早较多地把泰戈尔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其他还有王统照也是在这时期开始注意泰戈尔的。但这些翻译介绍都是零星地散于各报纸杂志上,没有形成大气候。

(7)、诗人,投资银行专家。著有《不惑的流年:王钦刚诗选(2015-2017)》,译有《飞鸟集》《流萤集》等。

(8)、《飞鸟集》创作于1913年。这部思绪点点的散文诗集,乍眼看来,其内容似乎包罗万象,涉及的面也比较广,然而,就是在这种对自然、对人生的点点思绪的抒发之中,诗人以抒情的彩笔,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从而给人们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

(9)、 地址:桐城路与庐江路交口合作经济广场4楼

(10)、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1)、稿件必须为原创、首发,拒绝已发表过的作品。如发生抄袭事件,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

(12)、泰戈尔受到印度传统宗教和西方人性论、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东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交触互动,诞生了(C)。

(13)、第二层:泰戈尔为何选择如此平凡的生活景象入诗?泰戈尔有感于现实社会中人为物役,时时过着违背自然的生活,所以提醒我们抬眼望望湛蓝天空、熠熠星空下的世界。鸟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歌唱就歌唱;黄叶春到发芽,秋到叶落,一草一木,皆有至理。人本也应与世界万物同栖同醒,但却沉迷于功利,执着于虚荣,早已对自然,也是对自己的天性熟视无睹了。黄叶之叹,实际上也是诗人之叹。叹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叹自然万物,人已倦于同心同唱。

(14)、诗歌80行以内,10行以内3—5首;散文10000字以内;图片20张以内为宜。

(15)、继《古檀迦利》之后的《园丁集》1913仍然是一部“生命之歌”,但较多地融进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其实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不过,诗人是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的,他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经验保有一定距离,可以相对地进行理性审视和思考,从而使这部恋歌不时闪烁出哲理的光彩。

(16)、怀抱着自己的悲伤而决心不让人家安慰,那才是勇敢的。

(17)、曾有爱钻牛角尖的人批评泰戈尔不够虔诚,没有从一而终的信仰。我以为这是不懂诗人,不懂诗的。不同时期的印度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一种底蕴。

(18)、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19)、 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地主家庭。8岁写诗,毕业于伦敦大学。20世纪初他直接参加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他的著作卷帙浩繁,体裁多样,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和《戈拉》。其作品大多反映英国殖民经济下的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

(20)、第二层:泰戈尔为何选择如此平凡的生活景象入诗?泰戈尔有感于现实社会中人为物役,时时过着违背自然的生活,所以提醒我们抬眼望望湛蓝天空、熠熠星空下的世界。鸟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歌唱就歌唱;黄叶春到发芽,秋到叶落,一草一木,皆有至理。人本也应与世界万物同栖同醒,但却沉迷于功利,执着于虚荣,早已对自然,也是对自己的天性熟视无睹了。黄叶之叹,实际上也是诗人之叹。叹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叹自然万物,人已倦于同心同唱。

4、泰戈尔简介20字左右

(1)、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2)、《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点+习题大集合,重点名著篇目必须了解!

(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4)、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5)、《游思集》最早显示了泰戈尔的独特风格。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吉檀迦利”就是“献诗”的意思。但泰戈尔歌颂的并不是“一神教”拥有绝对权威、巍然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而是万物化成一体的泛神,是人人可以亲近、具有浓厚平民色彩的存在。诗人劝告那些盲目的顶礼膜拜者们:“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罢!

(6)、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印度“(A)”。

(7)、他回答道:“我们也有其他的一些诗人,但没有一位可以与罗宾德拉纳特平起平坐。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为‘罗宾德拉纳特的时代’(epochofRabindranath)。在我看来,你们欧洲没有一位诗人,像他在印度那样负有盛名。他的音乐与他的诗歌一样伟大,他的歌曲被人到处传唱,从印度的西部,一直到说孟加拉语的缅甸地区。从他十九岁时,刊出他的第一部小说开始,他就非常著名;并且,当他年纪稍长时所写的戏剧,至今还在加尔各答上演。我非常钦佩他生命当中的那种完整性。在他年幼的时候,他可以一整天坐在自己的花园里,他书写的都是大自然的事物;大概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光景,他曾遭遇巨大的悲痛,便用我们的孟加拉语,写出了最美丽的爱情诗篇……”他略微一顿,然后带着一种深情的语调,继续说道:“我在十七岁的时候,读到他所写的爱情诗时的那份感激之情,语言是永远也不能表达出来的。此后,他的艺术越发深沉,逐渐呈现出了宗教与哲学的意味,人类的一切灵感与向往,人们在他的诗篇当中都能找到。而且,在我们的圣徒传统当中,他是第一个既不拒绝尘世生活,又能够把这种生活本身全然表达出来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热爱他了。”

(8)、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早期性的介绍中,介绍者所关注的主要是作为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的泰戈尔,而不是作为文学家的泰戈尔,如俞颂华的文章就把他与罗素、托尔斯泰、克鲁泡特金相提并论,这和国内救亡图存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有关。

(9)、我的爱人,你们知道我们都是凡人。为了一个取走她的心的人而心肠寸断,是聪明的吗?因为时光短促。

(10)、  8月10日,《东方杂志》又转载了俞颂华的文章《德国欢迎印哲台莪尔盛况》,该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泰戈尔在德国的三次演讲的内容,与王光祈文恰为互相补充。文中记载了泰戈尔在谈到中国时所说的一段话:“中国有最古的历史,优美的文化,爱和平的民众,可惜也受了西方帝国主义的荼毒,很难得到充分自由自发的机会。”他还希望东西方应该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世界朝着博爱和平的道路上发展。(5)同年11月,《少年中国》(第三卷第四号)发表魏嗣銮的文章《旅德日记》,对泰戈尔的基本思想也作了一般性的介绍。

(11)、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伟大的多,你让我自由

(12)、我曾经用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善恶的交战当中;然而现在,正是我那于闲暇时分携手的玩伴的欢愉,把我的心吸引到了他那里去。我也不知道这突然的召唤,究竟会成就一种何等奇妙的境界。(第89号献歌)

(13)、印度诗人Tagore做的小说,时时颂扬东方思想。有一篇记一寡妇的生活,描写她的“心的撖提”(Suttee),(撒提是印度古语。指寡孀与她丈夫尸体一同焚化的习俗。)又一篇说一男人弃了他的妻子,在英国别娶,他的妻子,还典卖了金珠宝玉,永远的接济他,一个人如有身心的自由,以自由别择,与人结了爱,遇着生死的别离,发生自己牺牲的行为,这原是可以称道德事。但须全然出于自由意志,与被专制的因袭礼法逼成的动作,不能并为一谈。印度人身的撒提,世间都知道是一种非人道的习俗,近来已被英国禁止,至于人心的撒提,便只是一种变相。一是死刑,一是终身监禁。照中国说,一是殉节,一是守节。原来撒提这字,据说在梵文,便正是节妇的意思。印度女子被“撒提”了几千年,便养成了这一种畸形的贞顺之德。讲东方化的,以为是国粹,其实只是不自然的制度习惯的恶果。譬如中国人破头惯了,见了人便无端的要请安拱手作揖,大有非跪不可之意,这能说是他的谦和美德么?我们见了这种畸形的所谓道德,正如见塞在坛子里养大的、身子像萝卜形状的人,只感着恐怖嫌恶悲哀愤怒种种感情,决不该将他提倡,拿他赏赞。

(14)、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反对这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为此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一个按他的设想设计的学校,这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15)、那时,我还没有为你的到来做好准备,我的国王;你就像一个平凡的生人,不请自来,主动地进到了我的心房。从此,在我生命流逝的无数时光里,盖上了你永恒的印记。(第43号献歌)

(16)、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C)著名诗人、文学家。

(17)、我之所以把我的痛苦不当一回事,是因为我怕你会那样做。

(18)、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9)、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20)、泰戈尔在中国受到激烈批判,与一部分中国人将之看成某种政治势力的代表有关,也与他对中国人的“谆谆教诲”有关。在这一点上,周作人与国内某些泰戈尔的批评者态度又是一致的。在来中国之前,泰戈尔并非毫无顾忌,他担心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不会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只做什么无聊的诗歌,我如何对得起中国盼望我的朋友?”而实际情况是:如果他到中国只谈诗,他的处境可能要好得多。而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有政治背景的人,在泰戈尔身上看出的或希望从泰戈尔来华所得到的,恰也不是他诗歌方面的成就,而是他此行所带有的救国济世的使命。如孙中山就亲笔给泰戈尔写信邀请他来华。1924年4月,泰戈尔来华途经香港,孙中山即从广州派人去看他,告知他自己有病,不能相会,并说:“中国的生命中心是在北京,印度代表的工作应该从北方开始。”在孙中山等人看来,泰戈尔与甘地一样都是印度革命的领袖,泰戈尔此行并非是以诗人身份来中国单纯游历,而是带着自己的什么济世良方来中国宣传一种救国救世的道路的,是作为一个救世主的身份来中国布道招徒的,是来中国“开展工作”的。而泰戈尔似乎惟恐人们这样看他,所以4月18日在上海的首次公开讲演中,他就首先声明自己此次来中国,并非是一个传道者,带着什么福音,只不过是为求道而来的。他好像是一位进香人,来对中国文化行敬礼;但他接着说道,他不曾想只看见工业主义、物质主义正日益吞噬着高尚的精神文化,因而惊呼中国文明面临危机。

5、泰戈尔简介20字以下

(1)、也正如此,他才会期盼那灯火的点燃,希望为那些去了错误途径,以迷路而求得生存的人带来光明,正如吉檀迦利所译的那样:“这是一首献歌,献给庄严而美丽的大地,献给万千人心中的理想。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素不相识,我们醒来,却发现我们原来是相亲相爱的。”泰戈尔著作之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他的诗正如一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仅仅看着他,就能感知和平,感知安慰,感知爱。

(2)、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3)、“撒提”,梵语“Sati”的汉译,原意是“贞洁的妇女”,后演化成印度教的一种礼教:丈夫死后,妻子即随同丈夫的尸体自焚,死妻则成为礼教所称许的节妇。

(4)、泰戈尔认为,爱创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人类最真诚最纯朴的情感。

(5)、D、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

(6)、(2)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扳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

(7)、我应该忽视这一切而倚望一个将他的背转向我的人吗?

(8)、詹海林||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正向你我走来

(9)、《东方杂志》的“泰戈尔专号”以翻译泰戈尔的作品为主。该期封面印有泰戈尔像,封二有泰戈尔的手迹及“泰戈尔对于大自然的默化”图一幅;发表的研究论文有《太戈尔学说概观》(王希和),翻译的泰戈尔作品有《海上通信》、《叶子园》、《喀布尔人》、《隐士》;王希和的文章洋洋洒洒一万七千多字,开明宗义说自己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当国内研究者的导言。”文章从泰戈尔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艺术观等方面介绍了泰戈尔学说的主要方面,最后总结说:“泰戈尔的哲学特点是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换言之,即求精神生活。所以他在教育和艺术两方面都主张人类的精神应由物质里解放出来,以达于无限。其次就在他提倡爱与牺牲,及活动,以此三者是人生之正路,入于无限所必经的。”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使人对泰戈尔的基本思想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在当时和后来都是不多见的。

(10)、《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1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作人对东方文化及提倡东方文化的人,都是反感的。他视东方文明的提倡者为“假道学”、“伪君子”:“我所顶看不入眼而顶想批评的就是那些假道学、伪君子”。泰戈尔俨然以东方文化的代言人出现在世人面前,自然惹周作人不喜。所以说,周作人是因为先否定东方文化,所以才否定印度——印度文化与中国封建文化都属于他认为应该被抛弃的旧文化;印度国民的精神,与中国国民的奴性,也可视为同质——再否定提倡印度民族精神复兴的泰戈尔,然后才是否定最能体现印度封建文化劣根性的“撒提”制度。他拿泰戈尔借题发挥,也就在所难免了。

(12)、泰戈尔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的“诗人的宗教”,这种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在《吉檀迦利》中。

(13)、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永远不会把你藏匿。 只要我仍有一丝羁绊,我都会与你的愿望捆绑在一起,你的心愿将在我的生命中实现,而这份羁绊便是你的爱。

(14)、他将人生看得如此之真实,却又将理想主义溢得漫天飞舞。泰戈尔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绝美的诗句,更像是一种信仰,一种对观念世界的膜拜。但同时他又力求活的生动与真实。希望以自己闲暇的一生,看透这每一寸空间。因为文学家的先决条件便是先要洞悉人生和世界,由他们见解的深浅与否来决定作品的深度。所以泰戈尔每写下一字一句,都是对这生存空间里任一事物的深邃凝望。即使我们偶尔翻看,闲闲逡巡也会受益良多。并且你必将经受不住那文字之美的诱惑而深深迷恋。

(15)、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16)、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17)、泰戈尔对印度妇女受到的精神和肉体折磨与痛苦尤表同情。他一向反对种姓歧视、性别歧视,对“撒提”这种戕害妇女、虐杀人性的残酷礼教,他在一些作品中进行过无情揭露和深刻鞭挞,如短篇小说《摩诃摩耶》,以及二篇叙事诗,即《丈夫的重获》和《婚礼》,但他并无作品赞美“撒提”。也就是说,即使从泰戈尔的作品中,也看不出他维护“撒提”制度,更谈不上赞美这种制度,而是只能看出他是坚决反对“撒提”制度的。

(18)、江绍原将泰戈尔与耶稣相比,林语堂“觉得不妥”,因为耶稣所说的“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也由他打”是在任何国情下都一定会说的,而泰戈尔所谓的“生活单纯”,“与宇宙和谐”,则是“什么诗人临时都可以凑得上的烂调,是应时而发的语。”当印度人都在寻求印度的独立强国之路时,泰戈尔却既不讲武力抵抗,也不讲不合作,也不讲宪法革命,却讲最速以一千年为期的爱的工夫,若如此可以救国立国,林语堂以居高临下的嘲笑姿态说,那么闭目祷告即可救印度了。

(19)、泰戈尔正是站在这样的一个起点,将印度几千年的文化凝聚在短短的几个篇章之中,以其深刻的笔触书写成诗,无关宗教,无关信仰,只是对文字对文学的追求。

(20)、《泰戈尔诗选》收入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以及《园丁集》。

(1)、综观泰戈尔的诗歌,清新朴素是其最大的特色,《吉檀迦利》35首中,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夸饰的情感,句句犹如白话,却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2)、雨果:维克多-马里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3)、名著导读|《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习题大集合,可下载!

(4)、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儿便永远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5)、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永远不会把你藏匿。只要我仍有一丝羁绊,我都会与你的愿望捆绑在一起,你的心愿将在我的生命中实现,而这份羁绊便是你的爱。

(6)、这些翻译介绍,不但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泰戈尔的基本哲学和文学思想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也可以对泰戈尔的家庭背景和基本生活情况有了直觉的印象,使人未见其人已好象闻其声,睹其容,仰其行,这为泰戈尔来华实在是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7)、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在学校里完成正规学习。

(8)、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哲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9)、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10)、周作人坦承:自己虽然买过几部泰戈尔的书,但实际上“不懂泰戈尔”。中国是礼仪之邦,而泰戈尔是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并且出于好意主动到中国来,因此他“觉得地主之谊的欢迎是应该的”。他也相信梁启超、张君劢、章士钊、梁漱溟等文化保守派有借“他老先生的招牌来发售玄学”的嫌疑,并认为“不正当”,但“至于那些拥护科学的人”因泰戈尔在中国反复宣扬以东方的精神文明战胜西方的物质文明而就“群起反对”,并就此批判泰戈尔反对科学,“虽然其志可嘉,却也不免有点神经过敏了”。(《“大人之危害”及其他》)因为泰戈尔一直在主张东方人学习西方科学来摆脱被压迫的地位。他所反对的只是把人降为机器的奴隶,反对滥用科学,反对把科学凌驾于一切之上,也就是说,他反对的是畸形的物质文明,也反对畸形的精神文明,而并不是反对物质或精神本身。

(11)、1918年,距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五年,但他在中国还几乎不为人所知,仅有的一些介绍或研究文章,主要也都是在其诺贝尔文学奖光辉照耀下的赞美。但就在这一年的12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人的文学》,惊世骇俗地公开批评泰戈尔是东方封建守旧思想的代表:

(12)、此本小说围绕主人公戈拉展开,通过描写戈拉由一个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到发现自己不是印度种族的人而做出的自我改变,反映了作者对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的激进主义人士的批判。

(13)、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

(14)、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15)、想获取《泰戈尔诗选》名著导读电子版资料的家长,朋友圈转发文章后截图发送小星老师即可领取!

(16)、C、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为此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17)、真正的泰戈尔热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而这股热潮的出现,与对欧洲“泰戈尔热”的介绍分不开。

(18)、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19)、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孟加拉河流域,多以抨击殖民主义统治,斥责封建道德习俗为主题。《太阳与乌云》、《饥饿的石头》、《妻子的信》都是永远受人喜爱的名篇。世人一致认为长篇小说《沉船》、《戈拉》是泰戈尔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孟加拉文最伟大的小说。

(20)、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1)、《吉檀迦利》所表现出的泛神论思想,无疑与印度古代典籍如《奥义书》等息息相通。但泰戈尔在发扬本民族传统的时候,并无意营造一个封闭的世界,他渴望长期隔绝的东西方能够不断接近、沟通。

(2)、这些诗歌显示了我毕生梦寐以求的境界。这是最高的文化成就,然而它们又像大地上的青草一样,只是从普普通通的土壤里面生长出来的。诗人所在的传统,诗和宗教是一回事,而且历经了很多个世纪,从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那里采集各种隐喻和情感,把学者和贵族的思想世界,重新带回到了普罗大众那里。如果孟加拉的文明从不间断,如果普遍的心灵——犹如同一位神灵的一样——可以流贯于众生万有,而不是像我们这里,分化为十几个彼此毫无同情与了解的心灵,那么,即便是这些诗歌当中那种最为精妙的地方,几代人过后,也仍然会传递到路旁的乞丐身上。当英格兰只有一个心灵时,诗人乔叟写出了他的《特洛伊洛斯和克瑞西达》(TroilusandCressida),并认为自己写出来仅是供人们默读,或者高声朗读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很快到来。但是,他的这些诗篇还是被行吟诗人在民间传唱了好一些岁月。

(3)、《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4)、《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

(5)、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哲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6)、“爱情会失去乃是一个事实,但我却往往不把他当做是一个真理来看待”。这种对爱超然的理解方式本身就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天际的流星尚且坠入深谷,何况爱情呢!在泰戈尔眼中,诚然爱过后的心碎有一种孤独的悲剧之美,但未免太过凄然。只有乐观的前进才能打破爱情在心路历程中的暴君形象。这感情的火热之中所蕴藏的,不仅仅是燃烧后的幻灭,更是火海之中的涅槃。真爱如一朵永恒的灵魂之花,是我们久久的期盼与追寻,泰戈尔的诗如一双双明眸,向我们传递着人生的奥义。某一个清爽明媚的早晨,或许我们推开眼帘的刹那便会发现,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

(7)、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一向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迫慢慢敞开了大门,中外文化、文学的交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恢复、丰富起来,拜伦、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在中国人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印度诗人、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就是在这股潮流中访问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外国作家,重新使早就中断的中印文化交流焕发活力。泰戈尔是抱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访华的,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交流是伴随着一连串的误解的不愉快的交流,是一次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在今天的人看来仍不免为这些误解而深表遗憾。

(8)、每日一点|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9)、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的话语;我不敢,我怕你嘲笑。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10)、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纯粹pura

(11)、这一回,教育部推荐《泰戈尔诗选》,吴岩先生说:“我是高兴的,也觉得责任重大”因此,他从《心笛神韵》中精心挑选了泰戈尔最有代表性的名作300多篇,简精原有的序及附录,改写成一篇译者序,但仍保留原有特点,让青年学生认识到泰翁“自选集”的基本面貌,感受泰戈尔诗篇的独特魅力。

(12)、1924年5~7月,围绕泰戈尔访华,林语堂和江绍原之间曾爆发过一场“泰戈尔与耶稣”之争。这场论战也引起了周作人的关注。

(13)、黎  钢||我愿争春飞翰墨,湾区呼鼓作良媒

(14)、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来自各种不同的种姓和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身份。

(15)、我想我应该为你悲伤,将你孤寂的影子安置在我心里,用一支黄金的歌。

(16)、(3)《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的代表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语“献诗”的意思。共收短诗103首(《诗选》全部收录),是一部宗教抒情诗集,又是一部哲理诗集。泰戈尔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美丽的山川以及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童心和母爱的赞美。

(17)、诗人。出版《灵魂体操》、《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等,翻译有《天鹅绒监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泰戈尔简介30字精选137句文案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