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战争诗77首
1、诗经中的战争史
(1)、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现如今宝鸡大剧院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屹立在渭水之畔。
(3)、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5)、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无衣》一诗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犬戎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高尚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全诗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激情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了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读到此处,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从第一章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可以看出这是秦地人民为了作战的心理活动,他们挺身而出,不管环境有多艰难都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第二章就可以看出情感有所变化,“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士兵似乎跃跃欲试,修好各种武器,全面做好迎战的准备,只等君王一声令下。到了第三章感情激烈如泉涌,“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备好武器的兵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如果说第二章是待发的箭,那么这一章他们便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前去,所向披靡。 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团结互助及豪迈乐观的精神,表现出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勇气。这种精神和勇气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8)、注释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桀:同“杰”,杰出的人。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适(dí):悦。杲(gǎo):明亮的样子。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背:屋子北面。痗(mèi):忧思成病。
(9)、成语“巧舌如簧”由《小雅·巧言》中的“巧言如簧”演化而来,这首诗说的是周幽王听信谗言,导致国家混乱。可见,出于建言献策的能说会道是正能量,而别有用心的言论,越是说得漂亮,越可怕。
(10)、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11)、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12)、国学经典诗经:第56首《国风•卫风•考槃》
(13)、国学经典诗经:第64首《国风•卫风•木瓜》
(14)、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5)、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16)、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17)、国学经典诗经:第87首《国风•郑风·褰裳》
(18)、国学经典诗经:第61首《国风•卫风•河广》
(19)、《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20)、国学经典诗经:第30首:《国风•邶风•终风》
2、诗经战争诗分为哪几类
(1)、国学经典诗经:第93首《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2)、国学经典诗经:第54首《国风•鄘风•载驰》
(3)、战车阵滚滚而来隆隆作响,隆隆作响滚滚向前不停留,犹如雷霆万钧震天动地吼。我们尊贵的方叔威风凛凛,亲率大军出征讨伐猃狁族,愚蠢的蛮荆人敢不低下头!
(4)、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李白《豫章行》
(6)、国学经典诗经:第142首《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9)、《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0)、○唐·王昌龄《出塞》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
(11)、我们兵车很安全,前后高低都稳健。四匹公马步伐齐,步伐齐整性驯良。
(12)、国学经典诗经:第72首《诗经·王风·采葛》
(13)、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14)、(《木兰诗》)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15)、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16)、《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17)、…”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8)、国学经典诗经:第30首:《国风•邶风•终风》
(19)、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关于战争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3、诗经中的战争
(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思念夫君人品好,温和就像玉一样。住在木板搭的房,让我心烦又忧伤。
(4)、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5)、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何承天《战城南》
(6)、+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战天斗地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枪林弹雨速战速决+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将机就机草木皆兵+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马革裹尸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纵虎归山
(7)、北朝民歌《木兰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8)、国学经典诗经:第111首《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9)、国学经典诗经:第71首《国风•王风•葛藟》
(10)、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
(11)、这首诗写了男子思慕“窈窕淑女”,弹琴奏瑟来亲近淑女,使她欢愉。君子淑女终得成婚。更以钟鼓和鸣,描绘出君子淑女结合后的美满和浓情蜜意。有些学者认为《关雎》表面讲述的是姬昌和太姒的爱情故事,其实是在讲“后妃之德”,赞颂太姒在周朝母仪天下、尊上恤下的美德。
(12)、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13)、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14)、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15)、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国风·周南国风·召南国风·邶风国风·鄘风国风·卫风国风·王风国风·郑风国风·魏风国风·唐风国风·齐风国风·秦风国风·陈风国风·桧风国风·曹风国风·豳风“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1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7)、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破壮词以寄之》)
(18)、运畴帷幄、坚壁清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关于战争的成语和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关于战争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0)、《诗经》对于战争这一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亦有不少诗篇加以记录和描写,这些诗篇不仅成为后世研究先秦战争的宝贵材料,更以其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传唱千古。《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反映战争的诗篇有30多首。
4、诗经里的战争诗77首,画画
(1)、 无衣 诗经.秦风 和 击鼓 诗经.邶风 的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急
(2)、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国学经典诗经:第110首《国风•魏风•陟岵》
(4)、国学经典诗经:第43首:《国风•邶风•新台》
(5)、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____李白《从军行》
(6)、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8)、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9)、(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10)、国学经典诗经:第132首《国风•秦风•晨风》
(11)、国学经典诗经:第114首《国风•唐风•蟋蟀》
(12)、白话文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13)、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追求的对象。
(14)、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有限:有限度。
(15)、国学经典诗经:第75首《国风•郑风•缁衣》
(16)、《左传-曹刿论战》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7)、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18)、迢迢万里馀,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诗经战争诗分为哪几类精选7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