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名句理解性默写及解析精选115句文案

离骚名句理解性默写及解析精选115句文案

离骚名句理解性默写

1、离骚常考默写句子理解性默写

(1)、《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诗人宁可死去或被放逐,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赠从弟(其二)刘桢诗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句子(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7)、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8)、在《离骚》中屈原以“          ,           ”两句写写自己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

(9)、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苏轼道:“你可知道这水和月亮的道理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究没有增减。如果从事物变动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何况在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如果不是属于我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归为己有。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见了才成其为声音,目光遇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不会有人禁止,享用他们,没有竭尽(的忧虑)。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大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

(11)、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2)、诗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3)、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14)、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诗人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且能够表现诗人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6)、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7)、(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18)、(最后四句,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坚持真理,坚守节操,获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兴国之志,至死不渝。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

(19)、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2、离骚名句理解性默写及解析

(1)、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2)、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情促读,探究文本。《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采用齐读、领读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导学生从想象、比喻、对偶等方面加以分析。

(4)、《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燕昭王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8)、利用工具书,结合语境,梳理《离骚》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做成知识卡片。

(9)、《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0)、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屈原在《离骚》中写到自己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贬黜,又因采集白芷而被加罪名,接着以“          ,           ” 两句表达为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九死不悔的决心。

(13)、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

(14)、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5)、《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                 ”。

(16)、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17)、《离骚》中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基调的句子是:“               ,              ”。

(18)、梁甫行曹植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19)、词中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句子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0)、(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和爱好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①民:人。②好修:爱好美,比喻修身养性。③以为常:认为是常规。)

(3)、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016年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7篇普通高考。”

(5)、(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7)、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

(8)、(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 余虽好修(    )以(   )(    )兮,(    )朝(  )而夕(  )。(  )替余以(    )(    )兮,又(    )之以(     )(    )。 亦余心之所(  )兮,虽九死其(    )未悔。 怨(    )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  )心。 众女( )余之(   )(    )兮,(    )(    )(    )余以善(   )。(    )时俗之工巧兮,(    )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    )兮,(    )周容以为(  )。(  )(  )(    )余(    )(    )兮,吾独穷困(    )此时(     )。 宁(    )死以(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    )之能(   )兮,夫孰(    )道而相安?(    )心而(    )志兮,忍(   )而(    )(    )。(  )清白以死(    )兮,固前圣之所(   )。   

(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12)、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13)、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

(14)、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15)、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6)、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嗑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7)、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诗中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19)、⑶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

4、离骚理解式名句默写

(1)、(诗人整饰仪容,佩玉缤纷而众盛,喻自己将更加砥砺意志,品格更高尚,思想更精纯,赤心更忠诚,不以替废而改其行。)

(2)、词中运用屈原《离骚》的诗句典故,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4)、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5)、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 。     

(6)、《离骚》中,屈原强调人们各有各的快乐,而自己把修身养性为常事来做的两句是“          ,           ”。

(7)、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               ”。

(8)、(赶着我的马车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啊,又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①步:缓行。②余马:我的马车,即上节的“朕车”。古代车马相连。③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④驰:马快跑。⑤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⑥且:暂且。⑦焉:于彼,在那里。⑧止息:停下来休息。)

(9)、文中写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2)学习这篇,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观点:

(11)、教学后记: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篇3关于教材

(1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第一课时中,主要采用讲解讨论法。导入用一副对联:

(14)、《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16)、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1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

(20)、屈原在《离骚》中写到自己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          ,           ” 两句表现作者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决心。

5、离骚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频考点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文中阐述在思想上经受磨炼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经受磨炼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文中阐述了经历磨炼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5)、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6)、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7)、诗中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8)、诗中运用议论手法隐含诗人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10)、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11)、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赤壁杜牧诗中借古物兴感慨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4)、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5)、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16)、(我只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①虽:唯。②好:hào,爱慕、崇尚。③修姱:修洁而美好。姱,kuā。④鞿羁:jījī,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⑤謇:jiǎn,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无实在意义。⑥谇:suì,谏诤。⑦替:废弃、贬黜。)

(17)、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诗人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8)、诗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9)、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

(20)、“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只要是为这些心里喜爱的东西啊,我即使九死一生也还是不后悔。①所善:所爱好的东西。指上句“好修姱”“蕙纕”“揽茝”。②九:极言多。)

(2)、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导学案,疏通文意,将生字词落到实处。

(3)、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6)、屈原的《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0)、诗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1)、《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13)、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14)、屈原通过加高帽子,加长佩带表明要使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5)、《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离骚名句理解性默写及解析精选115句文案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