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
1、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原话
(1)、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3)、1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4)、以上是王阳明它的思想探索、心性修炼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说的,龙场悟道阶段。王阳明思想探索心性修炼的第四阶段是在他45岁以后,这个阶段是王阳明事业学问都已经达到了鼎盛,达到了圆融无碍的时候。从45岁起到50岁,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迁都御史,然后巡抚南赣汀漳等处。46岁到江西,平定当时的暴乱。48岁在江西然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49岁的时候遭遇了张中和许泰等等这些奸令的谗言,让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当时对他非常地怀疑,所以他当时的处境非常地艰难。在这五年之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当时平定朱宸濠的叛乱,而在军礼之中,王阳明仍然讲学不辍。在这个5年之中他一边讲学,一边建功立业。这是他的思想的完全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王阳明“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这个意思就是,我到了这个阶段,我不用去打坐,我内心里头就已经非常地澄澈,非常地安宁,也没有什么这个特别思虑的东西,碰到任何这种很艰难的问题都能够化解,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70而随心所欲,不欲惧的状态,已经到了完全成熟的这个阶段。王阳明这个时候他就提出了他的致良知之说,他的致良知主要是在45岁之后所提出来的,而致良知之说,是他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最成熟阶段的学说。
(5)、正德九年四月,时年43岁的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滁阳众多好友相送至乌衣,久久不愿离别,留居江浦,等候阳明渡江。王阳明以诗“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滁阳别诸友》)催促好友回去。
(6)、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7)、1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8)、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9)、身处荒蛮之地,便做身处荒蛮之地该做的事,身处患难之时,便做身处患难时该做的事,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恰当自处。
(1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大意: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事情。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了解与明白。
(14)、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5)、(解读) 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虚心接受并改过。人都会犯错,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16)、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17)、(解读) 现在的人即是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其他事情摆在眼前,他们的心仍然忧虑不止,只因为自己的心忙碌惯了,所以收都收不住。
(18)、“益委圣贤有分”他更是感觉到,圣人和我们的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这时候听到一个道士谈怎么样长生不老,他就打算不再讨论现世的这些这个为生命立民这些问题了。他决定要出世,要入山去修炼,让自己长生不老。这个阶段,是他的思想接受了道家和禅宗的阶段。但是在31岁的时候,王阳明又领悟到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实际上也有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现世中的人,我必须要对国家、对家庭负起责任来。佛家讲的是四大皆空。道家讲的是逍遥游,也就是拒绝在社会中的社会责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这个时候作为坚定的儒家学者的王阳明,又开始慢慢地开始远离佛家和道家思想。但是我们这里一定要强调他的远离,并不是把这个道家和佛家所有的东西全部排斥,而是把佛家和道家的顿悟直觉的思维方式,把它的保留下来。但是把这种价值趋抛弃了,就是这种拒绝社会责任的,价值趋向,他把它抛弃了。
(19)、九月献俘北上,驻草萍,时已暮,忽传王师已及徐淮,遂乘夜速发,次壁间韵纪之。
(2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1)、 王阳明的“良知”是融合了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和心性论这几个方面为一体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说王阳明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所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关系是这样的:“良知”就是知行合一里面的“知”,“致”就是知行合一里头的“行”。“致良知”事实上就是知行合但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级版,因为“致良知”思想是在王阳明由纯粹的思想创新进入到了错综复杂的明朝中期政治军事博弈场中在经受了重大的身心考验之后形成的。我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时候所受到的考验仅仅就是刘瑾要派人来杀他而已,只是那么一件事情。但是当王阳明后来受朝廷的这个委派然后去镇压平定南方四省的暴动,以及宁王的判乱以后,事实上他已经卷入到了极其复杂的明朝的朝廷之中的军事政治的博弈场,这里非常地复杂。
(2)、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3)、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4)、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5)、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两个半圣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曾国藩只算半个(曾国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附:曾国藩识人术:做人,有两种贵相;做事,有两种富相))。
(6)、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7)、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8)、年初踌躇满志,但一到年末,就发现之前制定的目标都还没完成。
(9)、第三部分: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王阳明如何将“心学”发扬光大。
(10)、王阳明出身官宦地主家庭,家学渊源深厚,是山东琅琊王氏大家族的后裔,天资聪敏,而且自幼耳濡目染,深得其祖父、父亲的文化熏陶,年纪轻轻就表现出过人的诗歌才华。
(11)、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在舵,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1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3)、(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15)、国学微讲堂|王世襄明式家具的“十六品八病二十四美”,明式家具还有“六大讲究”,感受中式之美...(附:中式家具入门知识)
(16)、1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17)、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8)、小偷有点懵逼,摸了摸前胸后背,很诚实地说,这个真木有。王阳明说,这个可以有。然后,他就像个老流氓似的,让小偷脱衣服。小偷不敢不从,脱,脱,脱……脱到内裤时,有点小羞涩、小犹豫了,不知道官人到底什么取向啊?!
(19)、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20)、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3、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经典十句话
(1)、⑥觉到悟到|丁元英,“明白人”的思维方式(绝对深度好文)
(2)、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弟子回答说:“卖肉的指责打铁的没有天理,打铁的骂卖肉的丧尽天良。”
(4)、原句: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6)、原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第二个,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的思想,和朱熹理学的差异在于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这一点是特别要强调的。他强调理论与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必须融合为强调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干预和全新改造。这种思想对后来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这个思想的提出,对毛泽东的这个精髓影响都非常大,对毛泽东的人格影响都非常大,这是第二个方面。
(8)、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9)、释文: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
(10)、(解读) 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11)、王阳明反复强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即是理。这一点上和朱熹有很大的不同,朱熹的理学的特点是探究一切,从外处去寻求真理,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心。而王阳明则说“吾性自足”。既然道理已经存在于心中,何需要借助外物呢,心即是理,心外无理。
(12)、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13)、(解读)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14)、感悟: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15)、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6)、 ----风
(17)、经过大彻大悟的王阳明,发现天下万物和人生在世是如此这般的美妙,心态一下明亮起来。可是,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因水土不服,与其同来的随从相继病倒,王阳明不但要亲自劈柴、打水、做饭,照顾他们,还要开荒种田,解决粮食自给:“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18)、下面看第三部分。毛泽东和习近平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19)、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20)、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4、王阳明知行合一视视频讲解
(1)、感悟: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很难,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职了、失恋了、失业了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快乐只在于心,而且要从心着手去做功夫。说白了,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心的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
(2)、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3)、③浮生浮世|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深度美文)
(4)、大意: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5)、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智慧和力量,找到做好每件小事的方法。
(6)、10) 人该追求内心的纯净,做到“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7)、(解读)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8)、还通过反复的选品和尝试,解决了市面上大多数日历无法摊平的问题,180°展开,写写画画无压力!
(9)、也就是说“山间花开花落”之所以能被我们看到,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一刻就赋予了这个现象“这层意义”。再直接一点来说,即“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也就是所谓的“心无外物,心即理”的通俗解读之一。因“心外无物”,所以“致良知”的表现是“知行合一”儒家孟子提出“人性善”,提出人天生拥有良知良能,但是因为人后天生活中会面对各类欲望的诱惑,导致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被蒙蔽,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即在反省中不断剔除蒙蔽,回归“本心”。当我们的本心不被蒙蔽时,我们就能达到所谓“致良知”境界。这个时候,人就能做到所谓的“知行合一”。
(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1)、第三个方面,王阳明的心学凸显了儒家学说的信仰本质,使此后的中国仁人志士从王阳明的心血中获得了精神滋养。儒学思想和中国其他的本土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儒学是孔子孟子等人,为那些有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仁人志士们所准备的一整套伦理政治学说。为了能够让这些仁人志士在理想被不断摧毁的惨烈现实中,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坚持下去。所以儒家学说从孔子一开始,就具有强调信仰的成分,就是从孔子开始强调信仰。到了孟子,大学,中庸的阶段,更是将对信仰的强调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2)、(解读) 精神、道德、言语、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开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低、人、物都是这样。
(13)、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4)、首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王阳明的生平和悟道经历。王阳明的名字叫守仁,他生于明朝1472年,卒于1529年,早年的时候名字叫云,字伯安,别号阳明。他是浙江绍兴余姚人,因为曾筑室于会稽山的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我们后世称他为阳明先生,也称为王阳明。王阳明是弘治12年的进士,他这个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迁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那么担任了这个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为评定朱宸濠的这个叛乱,立了军功,所以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正新建侯,谥文成,所以后人也称为叫王文成公。
(15)、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16)、⑨觉到悟到|强势文化:道法自然,规律如来——读《遥远的救世主》(绝对深度好文)
(17)、与此同时,某些朝中重臣却对王阳明嗤之以鼻,他们陷入一种矛盾的旋涡,一方面,需要王阳明的不世之功去平定战乱,另一方面又忌惮阳明心学思想,担心朱熹理学正统思想会找到侵袭,担心自己会坠入“魔道”,所以一味排挤打压他。
(18)、1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9)、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20)、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5、王阳明知行合一语录
(1)、身体虚弱多病的王阳明,经过这次战争的劳心劳累,加上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嘉靖七年十月,时已57岁的王阳明病情开始恶化,便上疏请告。未等到朝廷的批复,预感生命不多的王阳明就匆匆抱病启程,离开南宁,踏上归乡回家之路。经过广州增城时,王阳明顺道拜访挚友湛若水。可惜,湛若水不在家,随即告辞,并留下了生平最后的两首诗:“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適来奉初蒸。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贤郎敬父执,童仆意相亲。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殷勤。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书泉翁壁》)诗中,王阳明感慨人生得一知音之难,表达了对挚友的深深敬意。就在生命的尽头,他依然不忘用生命践行的“良知”,不悔当初追求“成圣之道”的初心。
(2)、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3)、嘉靖六年五月,56岁的王阳明被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并总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之乱。一纸任命,打断了他安闲惬意的讲学生活。九月初王阳明带着对未满周岁儿子的无限不舍和牵挂,再次披上戎装,踏上前往广西的征途。在征途中,王阳明还时时不忘传经授道,留下了《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德洪汝中方卜筑书院盛称天真之奇并寄及之》等诗篇。到广西后,王阳明很快就妥善解决思恩、田州事件。然而,就在这时,广西的断藤峡、八寨又发生民众暴乱事件。57岁的王阳明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破断藤峡、平八寨,还以此赋诗记录:“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破断藤峡》)、“见说韩公破此蛮,豼貅十万骑连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尔收功一月间。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平八寨》)
(4)、我们知道驿,驿站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这个邮电,在邮电站可以有住宿,他还管政府招待所这样的工作。当时,由于王阳明被贬谪,所以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但是刘瑾并没有放过他,在路途上这个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当时伪造了跳水自杀现场,才逃过一劫。但是回到家,见到他父亲以后,父亲还是建议他,尽管刘瑾要追杀你,但是你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你还得去上任,所以王阳明后来就继续就到了贵州龙场去上任。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37岁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正德5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8月的时候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勇设计除掉了,王阳明随即就被召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所以就回到了北京做京官了。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到正德12年,他平定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的暴动。正德14年,王阳明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志。在这段时间里头,就是在他回到浙江的时候,在54岁的时候他就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和余姚这一代创建了书院,宣讲他的心学,而且在天泉桥留下了心学的四句教法。这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非常著名的四句教,也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结晶。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他奉命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的暴动。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船中。
(5)、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6)、感悟:“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运用不同的品质。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学做君子,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
(7)、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8)、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
(9)、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0)、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1)、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活在当下,专注眼前,才是最好的选择。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3)、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4)、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他龙场悟道的创新意义是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他通过强烈的独特的巅峰体验,巅峰体验说的是心理的巅峰,以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的方式,完整准确地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重新表述了一遍,这是第一个创新的地方。
(15)、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16)、为了大范围地传播他的心学,他开学堂、建书院,同时写下心学《教约》,要弟子们每日清晨聚集后,扪心自问如下问题:爱亲敬长的心是否有松懈?孝顺父母的行为是否在践行?人际交往中是否有不得当之处?每天是否做了亏心事?如果没有,那就继续,如果有,那就马上要改。
(17)、王阳明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讨厌。”
(18)、周敦颐说,太极就是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19)、感悟:美丽并不只是源于外表,还有充实饱满的心。
(20)、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1)、王阳明从他一出生到37岁悟道以及到58岁去世之前,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孟子说的这个话,因为上天要降大人于王阳明,所以先“苦其心志”让他遭受种种的挫折。“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让他的荣华富贵一夜之间没有了,让他贬谪到非常偏远贫困的孤寂的贵州龙场在驿站里做驿丞,而且甚至都要把他性命夺掉。“空乏其身”就是把他的身体所有的这个一切都要把他夺去,穷困他的身体。“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如意,他37岁之前他几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动心忍性”,振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王阳明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振动,他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益其所不能”,王阳明的生命潜力终于爆发出来了。
(2)、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3)、良知四句教,体现在实践上用四个字总结,就是“知行合一”。
(4)、原句: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5)、33岁的王阳明,受命主持山东乡试。期间,游览泰山,写下6首有关泰山的诗章,抒发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仙释之道的向往之情,寄托了追求成为圣贤的迫切心情。在夕阳西下时分,看到海天一色,丹霞飘飞的泰山,王阳明油然而生“肋生双翼,羽化登仙”的别样情怀,写下了“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晖。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登泰山五首》其一)。王阳明在《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的诗中“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仿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将他无限渴望登堂入室进入孔圣之门但又找不到门径的困惑表达得一览无余。之后,王阳明返回京师,担任兵部主事。在京期间,正式收徒讲学,并结识湛若水先生,相互问学交往,昌明圣学。此时的王阳明,开始将追求成圣的举措从精神的漫游向心学的专一归拢,正如《赠伯阳》诗中所说:“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缪矣三十年,于今我始悔。”既转道教长生之术为儒家之求仁,又收归大道于内心,完成心学的第一步构造。但却还未树立独立的品格,这从他于次年所写的答甘泉的诗中“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中有亦何有?无之即成空。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可以清晰看出来。可以说,阳明心学在他34岁时已基本完成所有的理论准备,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
(6)、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7)、他在这个时候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所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已发”。这句话就是“四书”里头《中庸》的一段段话。王阳明到了晚年的时候他把自己顿悟直觉获得的儒家的思想和《中庸》做了一个对比之后,说出了上面那句话。《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情,如果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个叫“中”。就是还处于一种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处于你内心的状态,“发而皆中节,所谓之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和”。然后你表现出来以后然后又表达得特别地得体,这个叫“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处于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还处于萌发状态的时候,这是天下之大本。这种思想是从道家来的。道家说,道生所谓的中其实就是道,就是还没有表现为具体事物的时候那个就是叫道。就是一种太极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展示为具体事物的状态那也就是太极,也就是无极。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就是它的非常通达的一个做法。“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状态的话,那么整个世界的运转就能够非常良性,这个世界的发展就非常地顺畅。我们对比王阳明刚才说的话和《中庸》里头这段话,明显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话,事实上是对《中庸》这段话他在心学创立了心学之后的一种心得体会,王阳明这段话其实强调的仍然是知行合只不过它是一个升级版的知行合一。
(8)、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9)、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10)、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阳明思想探索心性。修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21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主要实践的就是宋朝儒家学者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的格物之学。他在官署里头,看到有很多的竹子,每天就拿竹子来格之,这个“格”是什么意思?“格”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研究、思想,分辨。他天天在研究格,他说“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这是《年谱》里头对他的记载。他想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这个道理,朱熹他们说要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儒家的这些士大夫应该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首先从格物开始,“格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就去实践,想了半天他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大学》里说的“格物”,宋朝的儒家学者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所以生病了。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智慧很高,但是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生病。“先生自委,圣贤有份”,他这个时候就想,人家不是圣人,我们是平常人,所以,人家能理解的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是理解不了的。“乃随士就词章之学”,他发现这种很高深的哲学思想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所以就开始学习词章,词章就是诗词文章等等这些学问。这是他第一个阶段,按照儒家学者,先秦的儒家以及宋朝的儒家,朱熹这些儒家的格物,最后没把这个道理搞明白。
(11)、1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12)、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语录精选112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