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精选133句文案

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精选133句文案

墨家思想

1、墨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所谓兼爱,即普遍的、相同的爱,和个别、不同的别爱相对而言。墨子兼爱说有针对儒家的意思。儒家仁爱是源于血缘亲情的等差之爱,墨子对此不满,认为社会动荡、混乱的原因就在于不兼爱。

(2)、儒家说这个可以有,但我们还是先从身边人、先从自己所在的小群体做起吧!美好人间,必须按照修齐治平的顺序来。

(3)、第一本是介绍《子墨子学说》,附录了墨子的伦理学,也就是墨子的逻辑学,这是1904年他在日本办了一份报纸——《新民丛报》,他在这份报纸上连载,后来印成书了叫《墨学微》,微就是微小,意思是墨学探秘。

(4)、‘均平等’,墨家内部团体实行的是财产平均分配制度。

(5)、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废除大型音乐,符合有利于平民的标准。

(6)、所以,墨子说: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一旦主张有天,那就必须主张有鬼神,否则逻辑上不自洽。于是,天最大、次为鬼神,最下才是人。

(7)、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8)、②天志明鬼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9)、关键词: 墨家;墨者之法;刑法正;现代管理

(10)、第墨者之法是墨家管理的重要内容。墨家学派以严格组织纪律而著称,“墨者之法”是约束墨者行为的规则。文中提到的“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就是墨者之法的重要内容。此外如墨家弟子在诸侯国任职应宣传墨家的学说,遵守墨家的纪律,听从钜子的调遣,如违背墨家理念,钜子有权将其召回,《墨子·鲁问》记载的墨子辞退弟子胜绰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11)、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12)、墨子生活的时代为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当时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社会动荡、政治秩序混乱,百姓生命朝不保夕,民众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在这种情境下,如何在动荡的社会环境里消弭战乱以让政治秩序恢复稳定,让百姓过上和平安乐的生活,是墨子本人及墨家学派所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13)、墨子认为,兼爱相利便应当互助,“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天志中》),《太平经》则说:“诸神相爱,有知相教,有奇文异策相与见,空缺相荐相保,有小有异言相谏正,有珍奇相遗”(卷一百六)。墨子反对“有余力不能以相劳”、“隐匿良道,不以相教”、“腐朽余财,不以相分”,《太平经》中则说:“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朦求生,罪不除也”,“人积德无极,不肯力教人守德,养性为谨,其罪不除也”,“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有力,不肯力作,可以致富为仁,反自易懈惰”(卷六十七)。墨子反对“强者劫弱”、“贵者傲溅”、“多诈欺愚”(《天志上》),《太平经》则说:“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祜之。何也?然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太平经钞》辛部一四)。《太平经》与《墨子》同样诅咒这类的“逆者”,认为他们违背了天定的道德。

(14)、那就不能给自己的父母锦衣肉食了,而只能减半操作,要么锦衣、要么肉食。因为墨子要拿出一半分给邻人之父母。

(15)、天志明鬼: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

(16)、墨家作为平民代表,如果不是老百姓无路可走,谁会愿意打打杀杀?

(17)、也有可能墨子,甚至包括他的一些门徒,他们这个名字可能不是正儿八经的名字,而是类似于一种绰号之类的东西。因为墨子一些门徒的名字也是蛮奇怪的,比如说索卢参、禽滑厘,这样的名字都不太像中国人的名字。还有一些弟子的名字叫作己齿、叫苦获、叫跌鼻,这些名字也都是很奇怪的。

(18)、墨家的最高理想是“兼爱”,并主张以“兼爱”替代“差别”,因此墨家把信奉并推行这种学说的人称为“兼士”,把反对这种学说的人称为“别士”。

(19)、墨家学派在得到封建统治者支持的儒家学派的抨击下,受到压抑,至西汉时便已在社会仕宦层及思想名流层中消声敛迹,其遗绪隐伏于社会底层,其学说影响留传于民间。至东汉晚期,墨家学说与黄老方仙之道渐有相融,墨家事方术之士与黄老方仙之士渐趋一流,蛰伏已久的墨派遗绪又以民间秘密宗教社团的面貌而活跃起来,这就是于吉、张角倡导的太平道。墨家学说的宗教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方技,咸为太平道所承袭,十分鲜明地反映在太平道所奉主要经典《太平经》中。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黄巾道士缘起墨家,著名学者王明认为《太平经》是《墨子》思想的流变(见王明著《从墨子到太平经的思想演变》),这样的论断,我以为是确切的。试就宗教、政治、伦理、方技等四个方面,对照比较《太平经》与《墨子》的内容,追根溯源,以明两者之间有着内在思想相联系的关系。

(20)、一个限定是爱的资源有限。灾荒之年,家里就一口粮食了。这时候,你是给自己的父母,还是给别人的父母?

2、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

(1)、老百姓无法在国家法律保护下‘维权’,无奈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2)、‘选举制’墨家希望政治是选举制,但明显在战国时代,选举制根本不可能。

(3)、人类天然适应小群体生活,一个人太孤独、两个人不热闹,怎么也得凑成一家子,再扩展则是邻里街坊、同事朋友。然后,也就到此为止了。

(4)、这种思想再一次体现出了底层人民渴求平等的心态,因为墨家是个小团体,所以这种财产公有制是能够实行的。

(5)、《太平经》中再现了墨家对“天”的崇敬。认为“天”是宇宙最高贵的主宰,人格化称为“天君”,世人皆应崇拜“天君”,顺“天心”、“天意”、“天道”、遵从“天法”、“天仪”、“天德”、“天统”、“天性”、“天爱”,慑服于“天畏”、“天力”。《墨子》以“天”的意志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最高的裁判者,《太平经》亦如之。如《太平经》中说:“天无私祜,祜之有信”,“天之照人,与镜无异”(见《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得天意,所上当多善,……故是‘天’洞明照心之镜也”,“思称天心,乃无一相欺也”(卷四十八),“其为人君者乐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为无功于天上”(卷四十),“然,行守本,法天者,是其始也”(卷四十二),“天乃为人垂象作法,为帝王立教令,可仪可治,万不一失也”,“天法神哉神哉!是故夫古者神人真人大圣所以能深制法度,为帝王作规矩者,皆见天文之要”(卷四十四),“圣人制法,皆象天之心意也”(卷四十八),“夫为善者,乃事合天心”(卷四十九),“天之授事,各有法律”(卷五十五),“天者,至道之真也,不欺人也,万物所当亲爱,其用心意,当积诚且信,但常欲利不害,不负一物,故为天也”(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行善正,则得天心而生;行恶,失天心,则凶死”(卷九十一)。对“天”的崇拜,与《墨子•天志》之言完全一致。或谓墨子的“天”只是抽象的观念,我以为这是忽略了墨子的宗教观的基石就是承认鬼神的确实存在。

(6)、后期的墨家在逻辑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主要反映在《小取》的篇中。

(7)、阮孝绪《七录》有《墨子枕中五行要记》一卷,《五行变化墨子》五卷,盖即葛传所谓《五行记》者。明鬼之论忽变为服食练形,而七十一篇之外又增金丹变化之书,斯皆展转依托,不可究诘。魏晋之间,俗尚浮靡,嫁名伪册,榛薉编录,比亦其一也。”固然孙氏之论确是事实,但是究竟为什么“哲人”变成了“神仙”?“明鬼”之论变成了“服食练形”?不能只是斥之以为“不经之谈”、“ 造”、“诡说”、“诬诞”了事,而是要探讨墨家思想与神仙道教之间存在的宗教意识方面的本质联系,以明其真象。因为这种所谓的“妄撰”、“依托”、“嫁名伪册”的作法,本是宗教造构虚诞之说的惯用手法,既不始于魏晋,更非终于魏晋,而是由于墨家与道教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演化而形成的。

(8)、《墨子》思想内容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的奠基之作。

(9)、墨家在先秦诸子中,是除法家之外最具法治精神的一个学派。虽然这种具体的奖惩机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不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但是奖惩的原则对今日政府和企业管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墨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0)、“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庄子·天下篇》

(11)、这就是逻辑上的吊诡之处。所以,必须解释清楚。

(12)、如果是这样,那么墨子就不是厚待自己的父母,而是薄待了自己的父母。

(13)、墨子刑法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吕刑》,即《尚书·吕刑》篇。《吕刑》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刑法专著,对研究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墨子提到帝“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上帝命令伯夷、禹、稷三位君主勤劳民事,其中伯夷制定法典,依靠刑法统治民众,这一内容正是来源于《尚书·吕刑》篇。墨子指出:“于先王之书《吕刑》之书然,王曰:‘於!来,有国有土,告女讼刑,在今而安百姓,女何择言人?何敬不刑?何度不及?’”这里提出实现刑法公正的两个条件:一是公正的刑法,二是执行刑法的贤才,有了贤才谨慎地使用刑典,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就可以实现了。墨子指出:“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五刑”指墨(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剕(去其膝盖骨)、宫(割生殖器)、大辟(砍头)五种刑罚。这便是古代圣王用来治理人民的五种刑罚,用来约束那些不能做到尚同,而导致天下混乱的人民。这些刑法“甚明察以审信”,都明察而真实可信,从而使天下百姓“皆欲得上之赏誉,而畏上之毁罚”,百姓都想得到上级的赞扬,而害怕上级的批评与惩罚,刑罚形成了对百姓的有效的威慑力。墨子批评当时社会虽然也设置了各级行政长官,天下却仍然混乱,这是因为当时的行政长官用刑不善,反而扰乱了人民生活。墨子指出:“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古代的圣王制定五刑,是用来治理天下,而南方部落有苗氏制定五刑却反而扰乱天下。先王的书《吕刑》记载:苗民不服从政令,就施以刑法,因此制定了五种杀戮的刑法。这就是刑法使用得不好而变成了五杀。

(14)、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15)、所以秦墨与秦国政坛达成高度合作,秦国庙堂出资金,秦墨出技术,大力发展科技,一起完成统一天下的战争。

(16)、墨子生病卧床,跌鼻一推门进来了,进来说了一句话,说:“您是圣人,怎么会生病?”在墨子活着的时候,大概30岁左右被称为圣人,30岁之后就更是圣人了,大概圣人带了好多学生了,墨家集团内部叫他圣人,在墨家集团外部也叫他圣人,墨子社会活动时,别人都说他是圣人。

(17)、秦墨虽然也践行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思想,但却与楚墨是分道扬镳,彼此走上了对立。

(18)、墨子还提到商汤的书《官刑》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此句大意是对经常在屋里跳舞的巫风的处罚方法,当官的罚二把纬线,普通百姓的处罚加倍,罚两匹帛。《左传·昭公六年》曰:“叔向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吕氏春秋·孝行览》云:“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墨子》中的《官刑》与《左传》中的《汤刑》《竹书纪年》中的《汤刑》《吕氏春秋》中的《商书》都应指商汤所制定的刑法。这表明,商汤制定的刑法在先秦时期的经典中有较多的记载,墨子有可能见过此书。商汤的刑法是墨子刑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19)、《墨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太平经》中的再现:

(20)、墨家的胡非子反对游侠好凶斗狠无原则的私斗,于是发表批评的观点。

3、墨家思想的著作

(1)、墨子提出要按章办事,按照章程来操作。仁,内也,是心的感觉;义,外也,是外在的标准。

(2)、《墨经》里的例子是人举重:人吃饱了饭才有力气举重,举起重物,搬运重物,举重运动员举重举起来了。举力,它是运动加速度,它是一种力量,人体有种力量。它还有实验,讲得很详细:建筑盖房子砌砖堆墙,凡是从下往上堆起来的,一定要支撑。没有支撑会倒塌。它是力学原理,并且做了非常巧妙的实验。这种实验有点像现代实验。怎么做这个实验呢?

(3)、于是,墨子主张:视人之父若其父。你别给我搞什么等差分级,爱必须是兼爱,爱别人的父亲与爱自己的父亲,必须一样。

(4)、齐国齐威王效仿,创立了史上最有名的(稷下学宫),并且欢迎任何学术来探讨,这也是诸子百家争论最为激烈的学术圣殿。

(5)、“非乐”墨子把音乐作为享乐的部分,认为统治者欣赏音乐,占用了治理国家的时间,老百姓欣赏音乐也要占用劳动生产的时间,而且浪费资源,有碍天下进步,否定对音乐于人们的调节作用,因此要废除音乐。这反映了墨子作为小生产者阶级代言人,其思想上的局限性。

(6)、cmanagement@nju.edu.cn

(7)、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8)、基于此,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从上古帝王之政、百姓耳目之实、国家行政实践等三个方面检验认识正误的“三表法”。

(9)、《墨攻》这部电影,虽然有艺术加工,但它很好的表达了楚墨精神,楚墨始终是老百姓的弱者视角,管你什么‘统一论’,谁侵略就是不正义,不正义我就要阻止。

(10)、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11)、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著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12)、总之,《太平经》承袭墨家之学,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说《太平经》的内容是墨家思想的演变,我以为是中肯的。不过《太平经》也有不同于《墨子》的地方,如崇儒而不“非儒”,主张“常乐”而不“非乐”,认为只能“顺五行”,不能“逆五行”。“其行逆四时,乱五行,为君子大忧”(卷六十七),“吾之为道常乐,上本天之性戒”(卷六十七),“但常当响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卷六十九)。因为道教只是从各种思想流派中吸取适合于其神仙信仰的资料,并非只宗于一家之言,故而有所扬弃。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过去常务副校长钱临照留学英国专门学光学,他跟李约瑟相识,在昆明西南联大实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研究光学。建国初期他发表过几篇研究《墨经》里的光学力学物理学等等思想的文章。

(14)、但是,国与国是竞争的、家与家也是竞争的,甚至父与母、祖与孙都是彼此竞争的。然后,就问你这个博爱还怎么博?

(15)、墨子说你这个限定太极端,我不是联合国秘书长,非洲的事轮不到我操心;我家也不会穷得只剩一口粮食,怎么也得有两口吧?

(16)、这里要区分一下墨家的诛暴政和普通游侠不同,也不同于杀富济贫的莽夫侠客。

(17)、墨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认为天下的治乱,决定于人们是否能“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中》说:“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太平经》继承、发挥了墨子兼爱相利的思想,如:“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万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有害者”(卷四十八),“考天地阴阳万物,上下相爱相对治,立功成名,使心治一家,使人不复相憎恶,常乐合心同志。令太和之气日自出,而大兴平,六极同心,八方同计。……古者圣帝明王,重大臣,爱处士,利人民,不害伤;臣亦忠信不欺君,故理若神。故贤父常思安其子,子常思安乐其父,二人并同心,家无不成者”,“天乃无不覄,无不生,无大无小,皆受命生焉,故为天。天者,至道之真也,不欺人也,万物所当亲爱,其用心意,当积诚且信,但常欲利不害,不负一物,故为天也”(卷五十六至六十四),“是者大咎在不爱利,为上则不欲利其下,听邪神,反欲害之。故贤者使去,反失其贤辅用”,“故能爱利口,不妄言,则道可得也”,“是故天之为象法也,乃尊无上,反卑无下,大无外,反小无内,包养万二千物,善恶大小,皆利祜之,授以元气而生之,终之不害伤也。故能为天,最称神也,最名无上之君也”(卷九十八)。认为兼爱、相利是天的意志和法则,与墨子之说是完全一致的。

(18)、据说墨子曾经师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了具有自己思想特色的墨家学派。

(19)、兵家.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

(20)、墨家:“有为”是墨家政治思想的基石。其政治思想可分为“治国”与“为政”两方面。论治国,墨家首先重视“身行”的社会作用。其次, 墨家很重视“ 誉” 与“ 诽” 的社会作用。如同墨家政治思想中的“ 治国”之论一样, “为政”之说在我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也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 墨家主张“ 尚贤” 以为政。其次, 墨家为政还推崇“ 义同”。再次, 墨家之为政, 崇尚“ 耕”、“ 织”, 重视生产。最后, 墨家还主张“ 节用” 、“ 节葬” 以为政。

4、墨家思想的优点和弊端

(1)、“墨子”,是后世习惯上的尊称。他姓墨名翟,生于鲁国,大约出生于战国初周贞定王介继位之后(周贞定王介于公元前468至前441年在位),亦即鲁悼公在位之时(公元前466至前428年)。仕于宋国,宋昭公时(公元前450至前404在位)为大夫。宋昭公末年,司志愿兵地喜专政劫君,囚墨子。老而至齐。平生足迹所及,曾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文子•自然篇》谓“墨子无煖席”,到处奔走游说,曾至楚国劝止鲁阳文君之攻郑,绌公输般以存宋,曾辞去楚惠王及越王书社五百里之封。“劳身苦志以振世之急,权略足以持危应变,而脱屣利禄不以累其心。所学尤该综道蓻,洞究象数之微。其于战国诸子,有吴起、商君之才,而济以仁厚;节操似鲁连而质实亦过之,彼韩、吕、苏、张{非卑}括号内为上下结构复安足算哉!”墨子卒年无考,以《墨子》校之,《亲士篇》说吴起车裂事,在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非乐篇》说齐康王兴乐,康王卒于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自是以后,更无所见,则墨翟或即卒于周安王末年(公元前376年)。所著书,汉刘向校录之为七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盖多门人弟子所述。

(2)、墨家3派他们都秉承和贯彻了墨子所倡导的各种理论。

(3)、总之,墨家兼爱就是要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这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它立足于小生产者的道德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人民性、合理性和进步性。

(4)、那么从这段话里面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墨家的门徒,他们好像不是什么来自上层社会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是来自社会的底层,或者是社会的边缘。这一点提示我们墨家学派跟其他学派有些不同。

(5)、而这时候的楚墨也变得认‘死理’,谁先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就要帮助被侵略的一方,而不会去看什么‘大局、政治观’。

(6)、“明鬼”,也就是相信鬼,是从“鬼”可以帮助“天”赏善罚恶而提出来的。墨子认为如果使天下的人都相信鬼能够“赏善罚恶”,则天下就不会大乱,但是这是一种幼稚的思想。

(7)、《墨子》的重方技的思想在《太平经》中的再现:

(8)、法家的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以法治国,轻罪重罚。

(9)、被游侠屈将听说了,就半道劫住他,说先生你说非斗,我屈将好勇,你给我说个一说得不好,我就要你死!

(10)、整体而言,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寻求生病的原因)就不讲神不讲鬼了,“得之寒暑”“得之劳苦”都是探求自然原因,就是说人生病的时候,就要从自然气候,从劳累的劳苦的状况来探求得病的原因,冷热可以调整,累了可以休息一下。

(12)、儒家的世界观只到天人之际。天人之际的上面,才是天。而天,恰恰不是儒家研究的问题。对于天,儒家不仅不关注,而且认为就不应该关注、没必要关注。

(13)、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墨子绪闻》案语谓:“墨子法夏宗禹,与黄老不同术。晋宋以后,神仙家妄撰墨子为地仙之说,于是墨与道乃合为一。

(14)、齐墨是一个以专注于墨家治世、辩论逻辑等理论学术为主的流派,他们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15)、非乐:墨子把音乐作为享乐的部分,认为统治者欣赏音乐,占用了治理国家的时间,老百姓欣赏音乐也要占用劳动生产的时间,而且浪费资源,有碍天下进步,否定对音乐于人们的调节作用,因此要废除音乐。

(16)、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写了《墨经》,这个书非常重要,非常有分量,非常厚重。中国组织了很多懂外语的人,翻译了很多很多年,才把它翻译出来。

(17)、潘建伟继承了钱临照的思想,他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在上海、北京办了一个墨子沙龙,联络一些科学家成立一个学术团队去研究墨子思想。在第一次演讲中他几次讲到墨子,研究墨子的光学,并把量子卫星的研究跟墨子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认为他的量子卫星是首先是接受了墨子的启示启发。

(18)、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其中道德高尚尤为重要。唯有如此,兼士才能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19)、第墨家的法律主张效法上天,其价值追求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虽然具备详细的墨者之法和严酷的军法理论,但是墨家反对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让法变为危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墨家提出了“善刑政”的概念。墨家认为“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国君修订法令是为了诛戮大臣,刑罚不法,“诛罚不能威”,不能树立起法律的权威,都是国家的祸患。墨家虽然没有抛弃尊卑等级制度,但不讲“刑不上大夫”,而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意即人人平等互助互爱。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普通大众待人如己、爱人如己、相亲相爱。并以理想化的思想境界,达到墨子所希望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5、墨家思想

(1)、为什么墨家会有科学思想?解释这个道理,《墨经》里有一条专门讲。

(2)、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

(3)、《墨经·小取》里有这句话:“摹略万物之然。”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反映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认知的任务。

(4)、清孙诒让《墨子闲诂•墨子传略》案语认为葛洪所说“著书十篇”是错误的,其实葛洪所说十篇是指《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是墨子的主要学说,出于战国中期,至于每篇又分上、中、下,乃是墨子弟子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的记述。

(5)、那么这个墨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当时影响那么大,后来却销声匿迹了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疑问。

(6)、还有数学,我列举了《墨子》数学里有12个概念,有点线面体,有方圆平直,有相切相离交错交叉等等。

(7)、战国时代,言论不受任何什么官方、什么主流文化思想、主旋律的约束,是真正的畅所欲言、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8)、刑法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左传》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由于有人民犯政令,于是夏朝作了《吕刑》,商朝作了《汤刑》,周朝作了《九刑》。《禹刑》的情况见于《尚书·吕刑》篇。墨子多次提出古代圣王制定五刑来治理天下。他所讲的五刑主要出自《尚书·吕刑》,五刑即中国奴隶制社会常用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刖、宫、大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刑法仍以五刑为主要内容,其残酷性并没有改变,例如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刑罚向封建制刑罚过渡的阶段。《墨子·号令》篇提到的刑罚种类有戮、斩、枭、车裂、杀、连坐、族、聅、断等,此外还有抒厕这种简化的处罚方式。

(9)、墨子所讲的刑法正,即“赏当贤,罚当暴,不杀不辜,不失有罪”,赏的都是贤人,罚的都是暴人,不错杀无辜的人,也不放过有罪的人。“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如果国家安定而刑法严正,那么官府的财富就会充实,百姓也会富足。治理刑政的价值目标正是“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墨子认为要实现刑法严正,只有任用贤才才能实现,如果“不肖者在左右,则其所誉不当贤,而所罚不当暴。……使治官府则盗窃,守城则倍畔,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品行不好,没有才能的人在王公大人的身边,则王公大人所称赞的就不会是真正的贤者,所惩罚的也不会是真正的暴徒,派不肖之人治理官府就会偷窃,派他守城就会背叛,君主有危难不会献身,君主逃亡不会跟随,派他审案不会公正,分财物不会均匀。墨子提出:“奸衺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奸邪的事情多了,刑罚就会加重,刑罚加重了国家就会混乱。厚葬影响国家刑政治理,“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刑政必乱。若法若言,行若道,使为上者行此,则不能听治……上不听治,刑政必乱”,用厚葬久丧治理国家,国家政治必然混乱。上层统治者采纳厚葬久丧的办法,就不能去治理政事,这样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10)、第戮,即处以死刑,指处死人后陈尸示众。这种用法有三例:“门者及有守禁者皆无令无事者得稽留止其旁,不从令者戮。”看门人和负责警务的人都不能让无关的人在边上逗留,不服从命令者,杀掉。“擅离署,戮。”擅自离开官署的杀掉。“凡戮人于市,死上目行。”孙诒让疑“死上目行”为“死三日徇”,“死”与“尸”声近义通。此句大意为:凡是在街市上处死犯人,陈尸三日。

(11)、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12)、检验一个国家国民的法治认知程度,可以依国民对‘私刑’的态度做参考。

(13)、墨子已经到了天这个层面,也就是超越性了。所以,再走远一点儿,就是宗教。

(14)、齐墨跟儒家很接近,希望通过依靠人的自觉,就能达到兼爱。

(15)、墨家却说“一点点爱”根本不够,必须大爱无私。而结果就是:有人吃不饱饭,自己就不能吃好;有人穿不上衣,自己就不能穿暖。既然资源有限,那就暂时不向高水准看齐,而是一律向低水准看齐。

(16)、这里又佐证了另一件事,战国列国都把墨家当恐怖分子,墨家‘到处作乱’。

(17)、胡非子修墨以教,有屈将子好勇,闻墨者非斗,带剑危冠往见胡非子,劫而问之曰:“将闻先生非斗,而将好勇,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胡非子》

(18)、钱穆先生他就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墨其实不是他的姓,墨它是古代所谓五刑之一。这个五刑,就是古代惩罚犯人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墨刑是其中最丑、最轻的一种刑罚,也就是在犯人的脸上刺字。所以钱穆先生认为墨子很可能是一个受过刑的人。一个受过刑的人,他会不会把刑放在自己的名字上面呢?这也是有可能的。我们知道在秦汉之际,有一个人叫作“黥布”,这个黥布的“黥”字其实也是一种刑罚的名字。

(19)、尚同“尚同”是“尚贤”思想的扩大,不仅一般官吏要“尚贤”,而且“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墨子主张选举天下的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能言善辩的人立为天子,这样做是尚同于天的意志,因为天的意志是“兼爱”。若是人人都做到“兼爱”,天下当然也就太平了。

(20)、《墨经》里有光学八条,有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有小孔成像实验,把光线分析为粒子。我们现在将粒叫作微粒,微小的微粒,是一粒一粒的。这个微粒,古希腊哲学家喜欢说成是原子,原子就是最小的不能分割的微粒,墨经的原话叫端,极端的端。

(1)、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2)、行,你墨子大爱无私,而且逻辑诡辩是碾压级的。人家墨子玩得了自然科学,你孔子玩得了吗?所以,墨子打孔子,成了一种高维打低维,在逻辑上就能颠覆你。

(3)、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4)、这三派墨家与八派儒家一样,虽同出一脉,但彼此在思想上差异却开始有了分歧,甚至到了互不认同的程度。

(5)、第墨者之法极其严格。腹䵍处子体现了墨者之法的严格,甚至冷酷的特征。方授楚指出:“墨者之法,森严如铁,断非后世之学规、乡约所可比拟。”墨者之法如此严格,因为钜子有实行墨者之法的责任,其原因有两方面,一为钜子要注重自身行为对弟子乃至社会民众的导向作用。墨家主张尚同,“不同而不下比”,处于一定社会地位者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导向作用,人民效法君王的行为,墨者则效法钜子的行为,因此钜子的行为不可不慎。二为墨家可能有钜子的选举、罢免、监督制度限制其行为,这使得钜子要严格执行墨者之法。方授楚推测,钜子不敢违背团体的公义而行个人私利,可能因为墨家有选举、罢免、监督方面的限制办法,只是后人无法知晓而已。

(6)、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流派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要算是墨家。道教敬神祀鬼、贵生重术的教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摄取自法夏宗禹的墨家。道教虽一贯宗祖道家,而考其根荄,实亦扎根在墨家土壤之中,特别是东汉的太平道与金代的真大道,承袭墨家的传统思想尤多,甚至可以说太平道和真大道颇似墨家之遗绪,是墨家后学的汉末、金初创建的民间宗教社团。太平道与真大道虽已消亡,但它们的经典与教旨依然为后世的道教所承袭,故而墨家思想及墨家流派创始者墨翟,依然对道教保持着传统性质的影响,受到尊崇。

(7)、而赞同的一方认为就是因为有了‘人肉搜索’才能曝光社会的阴暗面,才能起到监督作用。

(8)、楚墨一派继承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同时也践行着墨子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反抗暴政思想。

(9)、然而这是人类文明的自然规律,恰恰‘和平’依靠的就是‘战争’,没有分出胜负,就永远陷在战争泥潭。

(10)、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前者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进行论辩,说服别人。

(11)、齐墨并不赞同楚墨的‘诛暴行义’,也不赞同秦墨的‘以战止战’。

(12)、第族,即夷三族,是古代军法。《墨子》中提到的族罚有: ①“伤甚者令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令吏数行闾,视病有瘳,辄造事上。诈为自贼伤以避事者,族之。”族之即夷三族。受重伤回家疗养的人如果已经恢复,应该马上找上级报到做事,如果故意伤害自己而躲避战事者,要罪连三族。②“有以私怨害城若吏事者,父母、妻子皆断。其以城为外谋者,三族。”如果因为私怨妨碍守城与官吏者,父母、妻子都要给予处罚。在城内为城外敌人谋划者,要罪连三族。

(13)、墨子以“兼以易别”为核心的社会理想,体现和代表了广大下层劳动者民众的呼声,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理想总是与中国劳动民众的理想追求和他们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

(14)、墨家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先王的法律思想;二是墨家内部管理的墨者之法;三是墨家军事管理中的法律思想。先王的法律思想是墨家继承前人之处,可见墨家法律思想的渊源;墨家军事管理中的法律思想是墨家最具特色,传承至今内容最丰富的法律思想,由此可见墨家军法的严厉与繁琐;墨家内部管理的墨者之法是墨家运用法律管理的实践内容,法律在墨家组织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墨家的法治精神,远远超过后来的法家”。然而,由于资料不足,这部分内容今人无从知晓,只能从《吕氏春秋·去私》记载的腹处子事件中略窥一二。

(15)、《三枪拍案惊奇》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

(16)、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兼爱天下百姓。因“人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天之爱民之厚”(《墨子·天志中》),君主若违背天的意志就要受到天的惩罚,反之,则会得到天的奖赏。

(17)、(《战国志》赵武灵王篇,游侠屈将被墨家胡非子收复)

(18)、(《战国志》长平大战篇,墨家帮助赵国抵抗秦国)

(19)、墨子指出制定赏罚的原则:一是“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各种赏罚与管理措施都必须出于公心。二是“命必足畏,赏必足利,令必行”,命令一定要让人感到畏惧,奖赏一定要让人感到有利,有命令一定要执行。《墨子·经下》曰:“使,殷、美,说在使。”指使人做事,有殷勤和美善的不同,论证的理由在于被指使的事情是必须有人来做的。《墨子·经说下》曰:“使:令,使也。我使我,我不使,亦使我;殿戈亦使,殿不美,亦使殿。”指使就是命令人做某事。某人应该戍守,则指令他戍守。即使他戍守的事情做得不殷勤,也是指使他戍守。某人应该殿后,则指令他殿后,即使他对殿后的事情做得不美善,也要指使他殿后。这体现了墨家重视分工与协作,对命令的执行高度重视。

(20)、当时的游侠其实就是带私剑者,有的与贵族之间有契约关系(就是雇佣兵),有的顶多能做到士为知己者死的程度。

(1)、如果给孔子的思想找一个源头的话,那应该找到被他称之为“古自遗爱”的子产。

(2)、PS:别陷到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它们只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工具。因为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对这套工具更熟悉。其实中国传统思想很难精准套用。

(3)、《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诸篇中。墨家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求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应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统治者发动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并为之奔走呼吁,勇敢主持正义。

(4)、而很多人读书也不是为了建设国家,而是为了考公务员,在官场混吃等死,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强盛?

(5)、法家 韩非子《同人》主张“以法治国”,即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6)、“兼爱”是墨家思想的一个本质特征,孟子在批评墨子和杨朱时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距墨子年代不远,又活动于墨学盛行的时代,以辟杨、墨为己任,且自诩知言善辩,他对墨学的攻击,亦只针对其兼爱之说,也是把兼爱当作墨家思想的特征,予以批判;《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孙诒让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孙诒让《墨子间诂》引《吕氏春秋》)。因此,《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学派特点概括为“贵兼”,这与《庄子·天下》篇所概括的“泛爱”,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尸子·广泽篇》把墨家思想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贵兼”。其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梁启超解释这句话时说:“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张惠言《书墨子经说解后》:“墨之本在兼爱。”可见墨家十分强调其兼爱之说,基于上面论述,墨家学说的核心应是“兼爱”。

(7)、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

(8)、非攻“非攻”即反对战争,是“兼相爱,交相利”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墨家反对破坏生产,保全其生命财产安全的价值主张。这反映了小生产者为确保其生命财产的愿望。但是,墨家并不一概反对战争,他只是反对无故“攻伐无罪之国”的侵略战争,对防御性的战争,他是支持的。

(9)、但就拿当今来说,‘人肉搜索’一直有巨大争议,反对的自不用说,因为‘人肉搜索’就是典型的私刑。

(10)、认识到‘天下太平’,不能依靠墨家那点微末力量反抗战争就能达成。

(11)、楚墨也是同样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正义观’,去审判了别人。

(12)、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触发,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1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儒家、墨家最盛,并称显学。“墨子”之言盈天下,可与孔子相埒,先秦诸子率以孔、墨并尊,同尊为圣。“墨子”之学盛传于战国中期,直至战国之末,仍与儒学并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吕氏春秋•尊师篇》说:“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又《当染篇》说:“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墨家学派之盛,可以略见。可是,鼎鼎有名的“墨子”,在史籍中却无人为之立传,其生平事迹,在西汉时便已经莫得其详。史学界认为,“墨子”之学既不合于儒术,墨书非儒,儒家亦辟墨,孟子、荀子等皆排诘“墨子”。《孟子•滕文公下篇》:“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荀子•非十二子》:“不知一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研也。”儒学愈传愈盛,墨学则被绌而日渐式微,至秦而消声敛迹,至汉初则墨学已不可详考。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曾广收秦火以后遗书,但却将诸子之书藏于秘府,加以禁锢。司马迁著《史记》,述其父司马谈论六家之旨,尊儒宗道,对墨家则非其所喜,故虽尽览秘书,攟采博极,于先秦诸子若老子、庄子、韩非子、苏秦、张仪、孙膑、吴起、吕不韦皆为列传,唯独于墨子则仅在《孟轲荀卿传》末附缀数语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连“墨子”生活的时代都未能加以肯定,更何况他毕生之行事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墨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精选133句文案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